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漆背镜工艺是怎样的?

   2022-07-16 18:42:50 网络810
核心提示: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漆背镜,直径23.9厘米,边厚0.5厘米,镜圆形,同钮,无钮座,高平缘。镜背镶嵌厚螺钿片纹饰,上方为一株花叶茂盛的大树,树梢头一轮明月,几只鸟雀枝头跳跃,树下蹲坐一犬,两侧各饰一昂首振翅翘尾鹦鹉。两老者对坐于树前,其间放置酒

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漆背镜工艺是怎样的?

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漆背镜,直径23.9厘米,边厚0.5厘米,镜圆形,同钮,无钮座,高平缘。

镜背镶嵌厚螺钿片纹饰,上方为一株花叶茂盛的大树,树梢头一轮明月,几只鸟雀枝头跳跃,树下蹲坐一犬,两侧各饰一昂首振翅翘尾鹦鹉。

两老者对坐于树前,其间放置酒壶和酒樽,左者弹乐,右者举杯欲饮,背后一侍女捧物侍立;下方为鸳鸯戏水,空白处縀以落花草石。每块贝片上都施毛雕,技巧十分精湛,是唐代不可多得的珍品。

康熙黑漆嵌五彩螺钿山水花卉书格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镜背漆地上,以螺钿镶嵌一龙飞腾盘绕于云气中。龙三爪、体态丰满,绕钮首尾相接,口对钮珠,曲颈,尾缠后肢,两前肢伸登有力,后肢一曲一伸,姿态生动活泼,刻画惟妙惟肖。嵌填彩贝闪烁发光,绚丽多彩,是一件有很高价值的唐代工艺美术品。

螺钿嵌的历史

康熙黑漆嵌五彩螺钿山水花卉书格,高223厘米,宽114厘米,纵57厘米。书格本为一对,楠木胎,方角,格4层,每层板下用3根穿带承托,昀上层顶板穿带安在板上。昀底层四足间加牙条、牙头。书格周身髹黑退光漆,漆上以五彩螺钿和金、银片托嵌成136块66种不同的花纹图案,其中包括8种人物山水、22种花果草虫、36种锦纹。是至今所见装饰锦纹昀多的实物书格,四腿镶凿铜镀金筒状包角。

下面第二层中间穿带刻“大清康熙癸丑年制”款。做工精细,图案丰富,色彩绚美,特别是所嵌螺钿、金银片极薄。在狭小的面积上做出十几个单位的锦纹图案,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技巧。

唐代漆器的遗迹有哪些?

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有将蚌壳镶嵌在漆器上作装饰了,唐五代时期这种工艺已有较大的发展。如在河南出土的唐代人物花鸟纹嵌螺钿漆背铜镜、苏州瑞光塔发现的五代嵌螺钿经箱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佳作,宋元时期这种工艺更为流行,明代曹昭著的《格古要论》中说:“螺钿漆器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宋朝内府中物,俱是坚漆螺钿者……”

明代是古代漆器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当时出现了厚螺钿与薄螺钿作镶嵌并存的局面。厚螺钿又称硬螺钿,使用的钿片质地厚实,色彩较为单一。取材于色彩不太浓艳的老蚌、王珧、砗磲等贝壳,其厚度通常有0.5-2毫米,薄螺钿又称为软螺钿,是采用色彩比较浓艳的鲍鱼壳加工制成柔软有弹力的薄片,具有美丽动人的珍珠般的光泽,其厚度在0.5毫米以下,有的只有0.07毫米左右。软螺钿在制作上要求工匠有较高的技艺。

明末清初镶嵌螺钿工艺品的制作达到了高峰,宫廷造办处内有专门工匠制作皇家御用的嵌螺钿器。其数量众多、品种丰富,大到屏风、门窗、桌椅、书架、箱柜,小到瓶、盒、杯、盘及文房用具等,无不用五彩缤纷的螺钿镶嵌成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来装饰。还有一种嵌螺钿的漆木器,所嵌的螺钿高出漆器或木器的表面,形成了浮雕或高浮雕的图案,称之为“镌甸”。在乾隆时期随着经济繁荣,镶嵌螺钿的工艺品广为流行。这种制作工艺十分精细的嵌螺钿器物深受帝王及达官贵人的喜爱。除了宫廷制作外,民间作坊也大量生产。在江苏的扬州、苏州一带更是作坊林立、工匠云集。镶嵌的螺钿工艺除了在漆器上采用外,也广泛应用于酸枝、紫檀等硬木家具及杯盘等小件器物上。嵌螺钿的图案纹饰除了继续发展了明代已有的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外,更多地以花草,虫兽组成的图案出现在木器上。其图案画意深远,寓意吉祥。有“竹报平安”、“瓜蝶绵绵”、“寿山福海”、“富贵牡丹”、“团龙”、“团凤”等。

唐代漆器主要发现于河南、湖北、江苏、陕西等省,甚至在新疆也有发现。

如在河南省郑州市郊的一座唐墓中发现了一件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镜。此镜的做法是以铜为胎,先在背面做漆背,再嵌贴经过镂刻的金银片,与嵌螺钿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

河南省洛阳市郊外的一座唐墓中发现一件人物花鸟纹嵌螺钿漆背镜。此镜铜胎,镜背以漆为地,用贝壳镶嵌图案。

河南省陕县唐代姚懿墓发现了一组残漆器,虽然漆皮与器胎已脱离,但是仍可以看出是夹纻胎,黑红色的漆面,器形有圈足器和平底器两种。

另外,在陕县后川唐墓发现的云龙纹嵌螺钿漆背铜镜,直径22厘米,边厚0.6厘米,镜圆形,圆钮,无钮座,高平缘。

镜背漆地上,以螺钿镶嵌一龙飞腾盘绕于云气中。龙三爪、体态丰满,绕钮首尾相接,口对钮珠,曲颈,尾缠后肢,两前肢伸登有力,后肢一曲一伸,姿态生动活泼,刻画惟妙惟肖。嵌填彩贝闪烁发光,绚丽多彩,是一件有很高价值的唐代工艺美术品。

江苏省扬州发现10件唐代漆器。这批漆器均为素面黑漆髹成,有木、竹胎两种。

江苏省苏州瑞光寺塔窖藏唐花鸟纹嵌螺钿黑漆经箱。箱长35厘米,宽12厘米,通高12.5厘米。木胎,长方形,顶式。

箱下设须弥座,平列壶门,内施金平脱花纹,如嫩芽初茁。箱身立墙嵌石榴、牡丹等花纹。盖面圆形花纹3组,盖墙飞鸟纹,用花叶间隔。以上纹饰用螺钿嵌出,并用线雕刻纹理。箱中经卷题记,最早为931年,故此箱被定为晚唐五代间制品。

湖北省监利县福田乡发现了一座唐代砖墓室,有一大批珍贵漆器。这批漆器均系木胎,外表髹褐黑色漆,内髹朱漆,无彩绘纹饰,造型精致,保存完整,有漆碗、漆盂、漆盘、漆勺、漆盒等。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群发现了唐代嵌螺钿木漆奁。此件漆器为木胎,由身与盘两部分组成。

陕西省主要是扶风法门寺的一批精美的唐代漆器,最著名的是一件用秘色瓷做胎的绿沉漆金平脱碗。秘色瓷已经是国宝了,漆器用秘色瓷做胎,非常奢侈,可见其名贵。这件碗里面是秘色瓷,看得清清楚楚,外面平脱金银。

另外,西安市东郊长乐坡村发现唐金银平脱镂金丝鸾衔绶带纹漆背镜,直径22.7厘米,厚0.9厘米,漆背,青铜质,圆形,簿、圆钮有穿,素缘内侧有立墙。

此镜是盛唐时期金银平脱工艺镜的典型作品。镜背花纹可分作两区,内区以镜钮为中心,装饰银片莲叶,叶脉清晰逼真,其外有金丝同心结。

外区纹饰为4只口衔绶带的金质鸾鸟,围绕画面中心同向飞行,其间各以一朵银质折枝花相隔,鸾鸟羽毛刻画异常精细。近缘处又饰金质同心结鸾为瑞鸟,既可喻才子,又可喻佳人,是唐金银平脱镜中最常见的纹饰。

古诗中就已经有“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之句,而绶与寿同音,长绶即长寿,同心结则为永结同心之意。

此外,在黑龙江省宁安渤海上京龙泉村遗址发现了一件嵌银丝平脱漆盒。四川、山东等地也发现了唐代金银平脱镜,陕西、山西、河南、广西、湖南、辽宁、内蒙古等地唐墓中也有唐代的光素漆器。

在山西省太原金胜村唐墓中发现朱漆盘12件;在洛阳发现“高士抚琴螺钿镜”;三门峡发现“云龙螺钿镜”。

以上就是关于嵌螺钿人物花鸟纹漆背镜工艺是怎样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