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是什么?主要是从事什么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2022-12-12 03:37:55 网络280
核心提示:什么是BIM?建筑信息模型(BIM)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座虚拟的建筑,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完整一致的、逻辑的建筑信息库。BIM贯穿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使设计数据、建造信息,维护信息等大量信息保存在BIM中,

BIM是什么?主要是从事什么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什么是BIM?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座虚拟的建筑,一个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完整一致的、逻辑的建筑信息库。BIM贯穿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使设计数据、建造信息,维护信息等大量信息保存在BIM中,在建筑整个生命周期中得以重复、便捷地使用。

BIM技术的应用,被认为是继CAD之后建筑领域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具体来说,BIM技术可应用于工程项目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改建及拆除等各方面,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内各参与方在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为产业链贯通、工业化建造和建筑创作提供技术保障支持对工程环境、能耗、经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分析、检查和模拟,为项目全过程的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支持各专业协同工作、项目的虚拟建造和精细化管理,为建筑业的提质增效、节能环保创造条件。

BIM就业情况:人才培养还依赖于培训认证,2020年裂橡谨人才缺口预计将达60万

随着国家的大力度推广,各地政府对BIM的推广实施速度也日益加快。BIM无论从现阶段技术工具出发,还是基于未来的协同管肆基理模式的创新来看,其应用推广的趋势已不可阻挡。如同10年前的互联网大潮一样,基于BIM所引领的技术变革、管理变革,也势必会创造出新的商业机会、商业模式和新的工作岗位。

在国家大力推动建筑信息化大环境下,国家高新技术BIM应用技术人才的短缺,仍是影响BIM发展的较大因素。BIM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BIM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还依赖于培训认证。

2018年专业薪资水平统计采集了5000多个从事BIM技术的工作者薪资进行了数据统计,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BIM技术工作者的薪资处于6000-8000的区间。针对建筑行业中不同的BIM岗位,各工程师的收入不同。

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的政策指出,到2020年,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因此,各单位均在发展自己的BIM团队,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此外,随着2018年住建部批准的《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等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预计到2020年,全国BIM人才缺口预计将达60万。

发展前景:BIM+装配式建筑推动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具有工程质量好、施工效率快、人力成本低、环保节材等优点。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根据《建筑产业化发展纲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20%到2025年,比例达到50%以上。

将BIM技术如高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运维等阶段,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效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施工水平,优化工序和成本,提升运维能力。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建筑信息模型(BIM)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BIM行业现在的前景如何?国家有没有制订与BIM相关的法律或是规定?有没有什么关于BIM的职业资格

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是迅速和具有科技性的,从传统的手工绘图、手工计算及手工设计整个人工过程过度到了CAD技术的普及及推广,也让众多建筑设计师、预算师从“手工”行列解放了出来,而现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出现将引发工程建设领域的第二次数字革命。BIM软件不仅带来现有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会影响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并将推动人们思维模式的转变。BIM技术目前都应用在哪些领域呢?

在国内建筑市场,BIM目前多应用在以下领域:

1.BIM模型维护

BIM模型维护是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和维护BIM模型,使用BIM平台汇总各项目团队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消除项目中的信息孤岛,并将得到的信息结合三维模型进行整理和储存,以备项目全过程中项目各相关利益方随时共享。

BIM的用途决定了BIM模型细节的精度,但仅靠一个BIM工具并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所以,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建立符合工程项目现有条件和使用用途的BIM模型。这些模型根据需要大致可分为:设计模型、施工模型、进度模型、成本模型、制造模型、操作模型等。

2.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是研究影响建筑物定位的主要因素,是确定建筑物的空间方位和外观、建立建筑物与周围景观的联系的过程。在规划阶段,场地的地貌、植被、气候条件都是影响设计决策的重要因素,往往需要通过场地分析来对景观规划、环境现状、施工配套及建成消烂亮后交通流量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及分析。

传统的场地分析存在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等弊端。通过BI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可迅速得出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作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拿宽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3.建筑策划

建筑策划是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后,根据定量分析得出设计依据的过程。历雀建筑策划利用对建设目标所处社会环境及相关因素的逻辑数理分析,研究项目任务书对设计的合理导向,制定和论证建筑设计依据,科学地确定设计的内容,并寻找达到这一目标的科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除了运用建筑学的原理,借鉴过去的经验和遵守规范,更重要的是要以实态调查为基础,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目标进行研究。BIM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在建筑规划阶段,通过对空间进行分析来理解复杂空间的标准和法规,从而节省时间,并提供对团队更多增值活动的可能。特别是在客户讨论需求、选择以及分析最佳方案时,能借助BIM及相关分析数据,作出关键性的决定。

BIM在建筑策划阶段的应用成果还可以帮助建筑师在建筑设计阶段随时查看初步设计是否符合业主的要求,是否满足建筑策划阶段得到的设计依据,通过BIM连贯的信息传递或追溯,大大减少之后详图设计阶段发现问题需要修改设计的巨大浪费。

4.方案论证

在方案论证阶段,项目投资方可以使用BIM来评估设计方案的布局、视野、照明、安全、人体工程学、声学、纹理、色彩及规范的遵守情况。BIM甚至可以做到建筑局部的细节推敲,迅速分析设计和施工中可能需要应对的问题。

方案论证阶段还可以借助BIM提供方便的、低成本的不同解决方案供项目投资方进行选择,通过数据对比和模拟分析,找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帮助项目投资方迅速评估建筑投资方案的成本和时间。

对设计师来说,通过BIM来评估所设计的空间,可以获得较高的互动效应,以便从使用者和业主方获得积极的反馈。设计的实时修改往往基于最终用户的反馈,在BIM平台下,项目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比较容易得到直观的展现并迅速达成共识,相应地,需要决策的时间也会减少。

5.可视化设计

3Dmax、Sketchup这些三维可视化设计软件的出现有力地弥补了业主及最终用户因缺乏对传统建筑图纸的理解能力而造成的和设计师之间的交流鸿沟,但由于这些软件设计理念和功能上的局限,使得这样的三维可视化展现不论用于前期方案推敲还是用于阶段性的效果图展现,与真正的设计方案之间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对于设计师而言,除了用于前期推敲和阶段展现,大量的设计工作还是要基于传统CAD平台,使用平、立、剖等三视图的方式表达和展现自己的设计成果。这种由于工具原因造成的信息割裂,在遇到项目复杂、工期紧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错。

BIM的出现使得设计师不仅拥有了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工具,所见即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工具的提升,使设计师能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同时,也使业主及最终用户真正摆脱技术壁垒的限制,随时知道自己的投资能获得什么。

6.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方式,它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的协同展开设计工作。现有的协同设计主要是基于CAD平台,并不能充分实现专业间的信息交流,这是因为CAD的通用文件格式仅仅是对图形的描述,无法加载附加信息,导致专业间的数据不具有关联性。

BIM使得协同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参照,BIM技术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带来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7.性能化分析

利用计算机进行建筑物理性能化分析始于20世纪60年代甚至更早在CAD时代,无论什么样的分析软件都必须通过手工的方式输入相关数据才能开展分析计算,而操作和使用这些软件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培训才能完成,同时由于设计方案的调整,造成原本就耗时耗力的数据录入工作需要经常性的重复录入或者校核,导致包括建筑能量分析在内的建筑物理性能化分析通常被安排在设计的最终阶段,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工作,使建筑设计与性能化分析计算之间严重脱节。

利用BIM技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设计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只要将模型导入相关的性能化分析软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原本需要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输入大量专业数据的过程,通过BIM技术可以自动完成,大大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也使设计公司能够为业主提供更专业的技能和服务。

8.工程量统计

BIM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和潜在错误,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

通过BIM获得的准确的工程量统计可以用于前期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估算、在业主预算范围内不同设计方案的探索或者不同设计方案建造成本的比较以及施工开始前的工程量预算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

9.管线综合

随着建筑物规模和使用功能复杂程度的增加,无论设计企业还是施工企业甚至是业主对机电管线综合的要求愈加强烈。利用BIM技术,通过搭建各专业的BIM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这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10. 施工进度模拟

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度动态的过程,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施工项目管理变得极为复杂。

通过将BIM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4D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此外,借助4D模型,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投标中将获得竞标优势,BIM可以协助评标专家从4D模型中很快了解投标单位对投标项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总体计划是否基本合理等,从而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经验和实力作出有效评估。

11.施工组织模拟

施工组织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决定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了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

通过BIM可以对项目的重点或难点部分进行可建性模拟,按月、日、时进行施工安装方案的分析优化。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也可以利用BIM技术结合施工组织计划进行预演以提高复杂建筑体系的可造性

借助BIM对施工组织的模拟,项目管理方能够非常直观地了解整个施工安装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安装工序,并清晰把握在安装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施工方也可以进一步对原有安装方案进行优化和改善,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12.数字化建造

制造行业目前的生产效率极高,其中部分原因是利用数字化数据模型实现了制造方法的自动化。同样,BIM结合数字化制造也能够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通过BIM模型与数字化建造系统的结合,建筑行业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来实现建筑施工流程的自动化。

建筑中的许多构件可以异地加工,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到建筑中(例如门窗、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构件)。通过数字化建造,可以自动完成建筑物构件的预制,这些通过工厂精密机械技术制造出来的构件不仅降低了建造误差,并且大幅度提高构件制造的生产率,使得整个建筑建造的工期缩短并且容易掌控。

BIM模型直接应用于制造环节,可以在制造商与设计人员之间形成一种自然的反馈循环,即在建筑设计流程中提前考虑尽可能多地实现数字化建造。同样,与参与竞标的制造商共享构件模型也有助于缩短招标周期,便于制造商根据设计要求的构件用量编制更为统一的投标文件。同时,标准化构件之间的协调也有助于减少现场发生的问题,降低不断上升的建造、安装成本。

随着建筑行业标准化、工厂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使用设备复杂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及设备构件通过工厂加工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的组装。而这些建筑构件及设备是否能够及时运到现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是否合格将成为整个建筑施工建造过程中影响施工计划关键路径的重要环节。

在BIM出现以前,建筑行业往往借助较为成熟的物流行业的管理经验及技术方案(例如RFID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通过RFID可以把建筑物内各个设备构件贴上标签,以实现对这些物体的跟踪管理,但RFID本身无法进一步获取物体更详细的信息(如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构件尺寸等),而BIM模型恰好详细记录了建筑物及构件和设备的所有信息。

此外,BIM模型作为建筑物的多维度数据库,并不擅长记录各种构件的状态信息,而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物体的过程信息有非常好的数据库记录和管理功能,这样BIM与RFID正好互补,从而可以解决建筑行业对日益增长的物料跟踪带来的管理压力。

13.竣工模型交付

建筑作为一个系统,当完成建造过程准备投入使用时,首先需要对建筑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它可以按照当初的设计来运营。在项目完成后的移交环节,物业管理部门需要得到的不只是常规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还需要能正确反映真实的设备状态、材料安装使用情况等与运营维护相关的文档和资料。

BIM能将建筑物空间信息和设备参数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为业主获取完整的建筑物全局信息提供途径。通过BIM与施工过程记录信息的关联,甚至能够实现包括隐蔽工程资料在内的竣工信息集成,不仅为后续的物业管理带来便利,并且可以在未来进行的翻新、改造、扩建过程中为业主及项目团队提供有效的历史信息。

14.维护计划

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间,建筑物结构设施(如墙、楼板、屋顶等)和设备设施(如设备、管道等)都需要不断得到维护。一个成功的维护方案将提高建筑物性能,降低能耗和修理费用,进而降低总体维护成本。

BIM模型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的优势,合理制定维护计划,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以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对一些重要设备还可以跟踪其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以便对设备的适用状态提前作出判断。

15.资产管理

一套有序的资产管理系统将有效提升建筑资产或设施的管理水平,但由于建筑施工和运营的信息割裂,使得这些资产信息需要在运营初期依赖大量的人工操作来录入,而且很容易出现数据录入错误。

BIM中包含的大量建筑信息能够顺利导入资产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系统初始化在数据准备方面的时间及人力投入。此外,由于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本身无法准确定位资产位置,通过BIM结合RFID的资产标签芯片还可以使资产在建筑物中的定位及相关参数信息一目了然。

16.空间管理

空间管理是为节省空间成本、有效利用空间、为最终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而对建筑空间所进行的管理。BIM不仅可以用于有效管理建筑设施及资产等资源,也可以帮助管理团队记录空间使用情况,处理最终用户要求空间变更的请求,分析现有空间的使用情况,合理分配建筑物空间,确保对空间资源的最大利用。

17.建筑系统分析

建筑系统分析是对照业主使用需求及设计规定来衡量建筑物性能的过程,包括机械系统如何操作和对建筑物能耗分析、内外部气流模拟、照明分析、人流分析等涉及建筑物性能的评估。

BIM结合专业的建筑物系统分析软件,避免了重复建立模型和采集系统参数。通过BIM可以验证建筑物是否按照特定的设计规定和可持续标准建造,通过这些分析模拟,最终确定、修改系统参数甚至系统改造计划,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性能。

18.灾难应急模拟

利用BIM及相应灾害分析模拟软件,可以在灾害发生前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制定避免灾害发生的措施以及发生灾害后人员疏散、救援支持的应急预案。

当灾害发生后,BIM模型可以提供救援人员紧急状况点的完整信息,与通过与楼宇自动化系统及时获取建筑物及设备的状态信息相结合,BIM模型能清晰地呈现出建筑物内部紧急状况的位置,甚至找到到达紧急状况点最合适的路线,提高应急行动的成效。

BIM考证有什么要求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对BIM的自我理解

BIM,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建筑行业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或者说过渡阶段。当我们需要一个说法去标记这样一个阶段时,BIM就是众多说法中最为人们熟知、占绝对优势的一种说法。其实BIM的内涵及外延早已超出了模型的范畴,也延伸出了建筑行业,甚至到整个工程行业。

从信息应用的本质来说,BIM应用的目的是把隐含的的建筑信息(设计等方面)显式化。从时代发展的脉络来说,BIM要做就是把以2D图纸为基础的设计交付手段转变为3D模型为基础。

我个人理解,BIM除了只定义了纯数据方面的一些内容,还应该包括人的行为方面的内容,简单说就是应该包括一个协同工作的模型。这个协同工作的模型就是定义建筑从业人员如何在同一个数据模型下的协同工作的规则。

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有两个特点:一是人员关系复杂且效率低;二是没有统一的数据模型,大家各自建立一套数据,这就很容易导致设计出错,数据冗余,而且人员间难以协作。右边的图则是一个理想的BIM工作方式:一是统一顷瞎的建筑模型,二是所有的相关人员在一个定义好的规则下与该建筑模型打交道。

BIM到底是什么

下面的文字来自资深BIM咨询师何关陪先生的一篇Blog,借用何先生通俗、诙谐、深刻的语言说说BIM到底是什么:

时至今日,大部分干这行的地球人好像都知道BIM是什么了,不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或者建筑信息模型吗?您说的没错。

BIM的定义网上都有,查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或建筑信息模型都能找到,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应有尽有,说法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个字,玄。三个字,相当玄。越看越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帮您干嘛,可能唯一容易理解的是要用新的软件,诸如Autodesk Revit, Bentley Architecture, Graphisoft ArchiCAD和Digital Project等。

然后就有人去用了,然后大家又都不用了,道理很简单,好像还不如AutoCAD来得快。

但BIM却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越来越热闹,在发源地美国热闹得不亦乐乎,连美国的国家BIM标准都雀让空弄出来了。而且百尺竿头,同所有山姆大叔好的和不好的东西一样,非得冲出美国,走向世界。

香港一直是亚洲的潮流风向标,BIM也不例外,这几年,用BIM的项目大大小小早就超过100个了,看样子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一发不可收拾。

香港是一国两制的地区,最大的特点是那里的业主们一定是无利不起早的,这么看来,BIM一定是为香港的业主带来了利益了。

BIM可能真是个好东西! 这么说来,国内干这行的地球人好像还没完全弄明白这回事,但有一点是尝试过了的感觉到,BIM不是简单地换一个软件。

中国的BIM

BIM是从美国发展起来,逐渐扩展到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2002年后,国内逐渐开始接触BIM的理念和技术。下面首先介绍国外BIM的发展现状,然后列举国内BIM发展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阐述对国内BIM的发展,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良好的心态。

国内外BIM现状

这里主要介绍美国的BIM的发展。日本,新加坡还有我国香港地区的BIM发展态势和应用的水平都很不错,但和美国BIM的应用层滑告次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这里主要介绍美国BIM的情况。了解美国的BIM情况,在现阶段可以树立我们BIM发展的追赶目标,学习其先进经验和BIM实施的教训,少走弯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BIM的发展

美国从很早就开始研究建筑信息化的发展,BIM也是美国公司Autodesk在2002年率先提出。发展到今天,美国大多建筑项目都已应用BIM,有种类繁多的BIM应用,如Spatial Validation,Facility Management,等等。并且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形成了各种BIM协会,BIM标准(美国人这点很好,有协会可以保护行业利益,有规范大家做事情就有据可依)。这里不对美国众多的BIM案例做展开,而是重点介绍美国内务管理局(GSA)在BIM应用和推广上很值得借鉴的操作策略。

什么是BIM模型精度以及相关标准?

BIM建模需要注意什么?BIM工程师需要注意的BIM建模标准

1.模型建立标准

大型项目模型的建立涉稿仿及专业多、楼层多、构件多,BIM模型的建立一般是分层、分区、分专业。这就要求BIM团队在建立模型时应遵从一定的建模规则,以保证每一部分的模型在合并之后的融合度,避免出现模型质量、深度等参差不齐的现象。

2.模型命名规则

大型项目模型分块建立,建模过程中随着模型深度的加深、设计变更的增多,BIM模型文件数量成倍增长。为区分不同项目、不同专业、不同时间创建的模型文件,缩短母找日标模型的时间,建模过程中应统一使用一个命名规则。

3.模型深度控制

在建筑设计、施工的各个阶段,所需要的BM模型的深度不同,如:建筑方案设计阶段仅需要了解建筑的外观、整体布局;而施工工程量统计则需要了解每一个构件的长度、尺寸、材料、价格等。这就需要根据工程需要,针对不同项目、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建立对应标准的BM模型。

4.模型质量控制

BIM模型的用处大体体现在以迟基下两个方码敬谨面:可视化展示及指导施工,不论哪个方面,都需要对BIM模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用于指导施工。

5.模型准确度控制

BIM模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建筑的可视化展示,需保持与实际建筑的高度一致性,才能运用到后期的结构分析、施工控制及运维管理中。

6.模型完整度控制

BIM模型的完整度包含两部分,一是模型本身的完整度,二是模型信息的完整度。模型本身的完整度应包括建筑的各楼层、各专业到各构件的完整展示。信息的完整度包含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信息,各构件信息都为后期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如钢筋信息的添加给后期二维施工图中平法标注自动生成提供属性信息。js.yd119.cn

7.模型文件大小控制

BM软件因包含大量信息,占用内存大,建模过程中控制模型文件的大小,避免对计算机的损耗及建模时间的浪费。

8.模型整合标准

对各专业、各区域的模型进行整合时,应保证每个子模型的准确性,并保证各子概型的原点一致。

9.模型交付规则

模型的交付完成建筑信息的传递,交付过程应注意交付文件的整理,保持建筑信息传递完整性。

10.BIM移动终端可视化解决方案

(1)基于笔记本计算机

(2)基于移动平台

(3)基于网络

除了可以使标准操作流程“可视化”外,也能够做到对用到的无聊,以及构件需求的产品质量等信息随时查询。采用BIM技术,可实现虚拟现实和资产、空间等管理、建筑系统分析等技术内容,从而便于运营维护阶段的管理应用。

11.BIM实施手册制定

在创建BM模型前,制定相应的BM实施手册,对BIM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进行规划实施手册主要内容包括:

(1)明确BIM建模专业;

(2)明确各专业部门负责人;

(3)明确BM团队任务分配;

(4)明确BIM团队工作计划;

(5)制定BM模型建立标准。

就是模型的精细长度,例如规划设计就需要有个大概的模型和渲染,精度搜猛到米,有的施工某些会精细到毫米,模型会包含很多信息,例如体积、重量高手、做法、戚漏嫌日期很多信息,总之精度越高包含的信息越多,这个解释在建筑研究院的p-bim(征求意见稿)规范里有解释,这个也是从美国的bim规范引进的概念

以上就是关于BIM是什么?主要是从事什么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