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乌鱼养殖优势是什么?

   2023-06-05 19:07:54 网络550
核心提示:白乌鱼生存适温0~39℃,特种白乌鱼的鳍(胸、尾、腹鳍)为金黄色,非常好看,不仅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做观赏鱼,那么白乌鱼养殖优势是什么呢? 1、 营养价值高,尤其的高蛋白质,高徽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脂肪(3高1低),符合现代人们的饮食要求

白乌鱼养殖优势是什么?

白乌鱼生存适温0~39℃,特种白乌鱼的鳍(胸、尾、腹鳍)为金黄色,非常好看,不仅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做观赏鱼,那么白乌鱼养殖优势是什么呢?

1、 营养价值高,尤其的高蛋白质,高徽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脂肪(3高1低),符合现代人们的饮食要求,以及特有的药用价值(催乳,生肌活血,祛风治疳、补脾益气、去瘀生新、利水消肿之效),白乌鱼出肉率高、肉厚色白、红肌较少,无肌间刺,味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作为一种辅助食疗方法。

2、 高产,667平方米(1亩)的鱼塘用精养的模式,5月投放10CM的鱼苗8500尾,经过6个月的养殖,产量在8000斤以上,7-9月日增重率为3%。高产的重要原因是白乌鱼是肉食性鱼类,有很好的喜集群性,耐高温、低温,具鳃上辅助呼吸器官,耐低氧。基本不用开增氧机,成活率90%以上,抗病能力强,发病几率少,尤其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暴发性全塘死亡现象。

3、 价格高,到现在白乌鱼只有四川省有卖的,价格视大小每斤在28-35之间。

4、 成本低,不管是投喂饲料还是投喂新鲜的野杂鱼,每增重1斤的成本不超过5元。考虑到鱼苗、人工、水电、塘租、用药等,综合成本不超过每斤7元.

5、 鱼苗孵化与培育技术简单,一般人都可以操作成功。体长为30——35cm的亲鱼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育苗成活率在80%以上,而且不需要特别的设施。

6、 对鱼塘要求简单,不需要特别的设施,做好一般的防逃设施和进排水方便即可。

7、 白乌鱼因为自然资源比较少,相当珍贵,是近来才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品种,发展潜力非常大,白乌鱼只有在四川省才有,但是受制于鱼塘、饲料、水源等硬件条件不足,发展规模有限,现在处于面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坚挺的局面。

8、 白乌鱼因为特有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注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白乌鱼的药用价值已经得到四川华西医院专家组的权威认可,并在广大伤病患者中全面推广为食疗最佳补品,在四川有当地民间有非常好的口碑。

9、 白乌鱼养殖周期短,可以当年水花育苗,当年就可以养成商品规格,当年上市销售,当年收回投资。

10、 白乌鱼捕捞方便,采用拉网捕捞1-2次就可以彻底。长途运输也非常的方便,效果优于普通的四大家鱼和泥鳅黄鳝。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白乌鱼养殖优势,相信大家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帮到大家。

问:白乌鱼的养殖技术与引种

1在饲养摆规矩的时候要懂得方法,鱼苗的选择,鱼苗必须要是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无虫(小瓜虫、车轮虫、嗜子宫线虫)健康的鱼苗,一个鱼塘最好是一次放足量的鱼苗下去,并大小规格一致(避免大小规格不一致,在人工喂养不当的时候,发生以大吃小的现象。)

2.鱼塘条件。浅水河湾、沟渠,还是池塘,网箱,都能进行养殖,专养乌鱼的池塘面积大小均可,但一般以,1-4亩为宜,以方便管理,最大不超3000平方米为好。水深60-120cm,池底部最好为泥质。水源应充足,池内的通常设备如进水口,排水口之类应当俱全。清塘消毒应选在晴天进行,分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常用的药物是生石灰,如干法清塘消毒时,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75kg,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m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25~150kg。同时在池塘中还应需有1/5左右的水面或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cm宽的水浮莲,有利于鱼的隐蔽、摄食生长、调节水质、防水温过高、避免阳光直射等。

3.鱼种放养。要使专养乌鱼获得较高的产量,必须要放足鱼种。一般667平方米放6000尾左右,如果水质好,深度在1.5m以上,只要管理得好,饲料充足每667平方米可放8000尾。但是不管什么时间放养,投放的乌鱼苗种规格都要整齐一致。另外,鱼种应选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游动活泼正常的为好。混养的家鱼个体应大于乌鱼种的1倍以上的为宜,以避免被乌鱼残食,如投放6cm的乌鱼种,混养的家鱼种的长度要在13cm以上。

4.饲料的投饲

(1)鲜饵料:乌鱼饲料以死小杂鱼,动物下脚料,蚌肉,黄粉虫,蚯蚓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养殖初期,由于乌鱼苗种规格较小,因此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应经切碎后投喂以提高适口性。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一般料重比为1:4左右。

(2)人工配合饲料:根据乌鱼的营养需求,粗蛋白含量应在42%以上。乌鱼的人工饲料,一般采用鲜鱼肉、鱼粉、蚕蛹等,另加少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抗生素可以混合成团块或制成颗粒饲料后再行投喂。

5.日常管理

(1)巡池:每天早晚要巡池一次,注意细心观察鱼种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防逃:乌鱼苗种放养初期,鱼种尚小,跳跃能力较差,当体长超过10cm时,跳跃能力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雷阵雨天气,换水时或清晨,跳跃非常活跃,最容易发生逃鱼等情况,因此,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于50cm,以防乌鱼逃逸。

(3)分养:做到使同池塘养殖的鱼苗大小规格尽可能相同。

(4)防病:乌鱼虽然抗病力较强,很少发病,但是在高密度养殖后,如果不注意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容易发生疾病,主要是出血病,其症状是:鱼的吃食量明显减少,病鱼体表呈现块状或点状出血,如不及时治疗,病鱼在3~5天内陆续死亡。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内服按每50kg服用鱼血康Ⅱ号或鱼复宁50g。用鱼虾敌菌灵250g/667平方米或强氯精200元/667平方米,全塘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1疗程,效果较好,平时在池塘中应定期用生石灰等进行全池泼洒清毒,做到以防为主。

5)捕捞:乌鱼属底层鱼类,一般养殖到每尾在0.5kg以上,达到商品规格时,可采用干塘起捕的方法,将商品鱼起捕上市。

6.饲养管理

(1)饲料质量及饵料系数

乌鱼是肉食性鱼类,对食物有一定的选择性,目前主要以鲜活低价值的野杂鱼为饵进行饲养,饲料系数在3.5~5.0的范围。投喂饵料要求新鲜,腐败变质的饵料不用,尽量投喂活饵料,因为乌鱼对活饵的利用率比死饵高10%~30%。花、白鲢以水生生物为饵,视水质肥瘦,适时适量追肥,但注意慎用肥料。

(2)投喂方法

池塘中搭好食台,实行“四定”的投喂方法,每天投喂2次,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1次。饲料投喂做到匀、足、好。

(3)饵料分配

一般投饵量为乌鱼体重3%~3.5%,并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以及鱼类吃食活动情况,以1h内吃完为标准适时增减。在全年饵料分配上,通常5-6月份,投饵量占全年投喂总量的15%,7~9月份投饵量占全年投喂总量的70%,10月份之后的投喂量约占全年投喂总量的15%。

其他:

1.鱼种放养前必须严格消毒防病,采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选用无病饵料鱼投喂;定期泼洒生石灰,每月1次;在7~9月乌鱼旺食季节,用痢特灵粉掺拌饲料预防乌鱼肠炎等病;及时清理池塘中或网箱中的死鱼及饲料残渣等腐料,可用光合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改善水质。

2.投饲量根据乌鳢不同生长阶段略有调整。鱼种放养初期,鱼体较小,投喂鲜动物料时按乌鳢体重的8%~10%,随着鱼体的生长而投饲率逐渐下降,鱼种长到150克左右,降至6%,以后基本上按鱼体重的5%~6%投喂。投喂配合饲料一般掌握在鱼体重量的4%左右,同样随着鱼体生长而逐渐下降。

(1)鲜饵料:乌鱼饲料以死小杂鱼,动物下脚料,蚌肉,黄粉虫,蚯蚓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养殖初期,由于乌鱼苗种规格较小,因此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应经切碎后投喂以提高适口性。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左右,一般料重比为1:4左右。

(2)人工配合饲料:根据乌鱼的营养需求,粗蛋白含量应在42%以上。乌鱼的人工饲料,一般采用鲜鱼肉、鱼粉、蚕蛹等,另加少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抗生素可以混合成团块或制成颗粒饲料后再行投喂。

乌鱼的生长期及饲养方法?

1.1 形态特征

白甲乌鳢体色白,身体呈棒形,头部扁平,头部鳞片较大,尾部鳞片细,背鳍条47,臀鳍条38,侧线鳞63,鳃耙数13,脊椎骨55,体长为体高的7.8~8.2倍。

1.2 生长

白乌鱼生存适温0~39℃。最佳生长水温25~28℃,12℃基本不摄食。具鳃上辅助呼吸器官,适宜pH值为6.0~9.0,喜集群,善跳跃,易钻泥,夏季增重最快,日增重率为3%。

1.3 习性

口端位,齿分布上颚两侧,下颚前部,主肉食性,鱼苗阶段要互相残杀,可驯食配合饲料。池塘养殖白乌鱼两年可达性成熟,其性腺发育周期2~3月份多数鱼卵为Ⅳ期,3~4月份进入Ⅲ期,5~7月份为Ⅴ期,即产卵期,8月份又逐渐回到Ⅲ期,体长为30~35cm的亲鱼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每克鱼卵为8粒,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logW=3.032 logL-1.9433,个体繁殖力Y(千粒鱼卵)与体长关系式为Y=2.68532-79.08513。

2 人工繁殖技术

2.1 亲鱼培育

选择水源好的池塘条件,池塘大小以60~100平方米为宜,池高1.5米,水位1米,应有防逃设施,池中应有水草或水葫芦,起遮荫,调温作用。

白乌鱼具鳃上呼吸器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放养密度可高于一般的鱼,每平方米可放1~2尾2~2.5千克的亲鱼,雌雄比例为1∶1。

白乌鱼为肉食性鱼类,亲鱼的饵料一般利用池中小杂鱼,以及一些低质鱼苗进行投喂,还可以投喂陆生蚯蚓、水蚯蚓、泥鳅等,投饵率一般在体重的3~5%。

产卵前,产卵期经常冲换池水,保证池水清新,使之亲鱼正常发育。

2.2 催产和孵化

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有弹性,生殖孔微红稍突,雄鱼生殖孔内陷。一般选用体色较白,体质健壮,成熟度较好的亲鱼即可。

催产剂有鲤、鲫脑垂体(PG)和绒毛膜激素(HCG),按每公斤体重PG 1克,HCG1800~2000国际单位。分一次性或两次注射,雄鱼剂量减半,雌雄比例1∶1或2∶1。效应时间与水温的高低有关,水温在22~23℃时为26~36小时;24~25℃时效应时间为25~30小时;26~30℃时为18~22小时。一般尽可能控制在黎明前产卵。乌鱼产卵需要环境安静,产卵时一受惊吓,会终止产卵。把受精卵置于孵化箱内,孵化设施控制水体交换量,每小时循环水量在50立方米,控制水温22~27℃,溶解氧控制在4mg/L以上,pH7.0~8.0。室内孵化避免了室外孵化的不利因素:如光照,由于卵浮于水面,强幅射使胚胎死亡,敌害,其它野杂鱼食鱼卵,只要保证孵化的有利条件,孵化率可达90%。也可用静水孵化。

3 苗种培育技术

刚孵出的仔鱼,体色黑,漂浮于水面或侧卧于水草或悬浮物边上,集群于池边、池角,静而不易动。卵黄囊占体长的一半左右。待卵黄囊逐渐消失,鱼苗能平游时,将其转入室外鱼苗池培育。

3.1 鱼苗培育

放养量一般按200~400尾/平方米放养。此时池中水应鲜活,有充足的适口水蚤,否则鱼苗会因缺食而互相残杀。在这个阶段,鱼苗的鳃上呼吸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其呼吸完全靠水中溶氧,所以这时水质要保持良好,鱼苗成活率高、生长快,关键在于水中充足的溶氧和丰富的适口饵料。在鱼苗培育阶段要清除敌害,如青蛙、水蜈蚣,这样经过12~25天的培育,鱼苗长度可达5~8厘米,体色由黑色从头顶部开始逐步变为白色。此阶段鱼苗辅助呼吸器官发育完善,活动力很强,摄食量也不断地增加。随着鱼苗生长发育、个体增大,池中密度增加,这时应过筛,分级转入鱼种池进行培育。

3.2 鱼种培育

培育池25~60平方米,水深0.5~0.8米,按50~80尾/平方米放入5厘米长的鱼苗,投喂水蚯蚓和陆生蚯蚓、沙蚯蚓以及低质鱼的水花,如草鱼等。喂白乌鱼要少吃多餐,由于该鱼有摄食贪婪,暴食的不良习惯,如一次投喂过多,会引起暴食死亡。池水要勤换,一般一个星期从底部放水三分之一,再从进水口注入新水,这样使之有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方能正常生长发育。经过25~30天培育,鱼种规格可达8~13厘米。

我们采用下列技术关键提高苗种成活率:

①改良水质,保持池水鲜活;

②合理放养密度,选择适口饵料;

③定期筛选鱼苗,保持规格相对一致。

4 成鱼养殖

白乌鱼适应能力强,既可单养,也可套养。

4.1 套养:白乌鱼能够追食池内小野杂鱼,能减少池内饵料浪费,减少池中的溶解氧消耗,提高鱼产量。由于口径比大口鲇小,对养殖的商品鱼不形成威胁,所以各地的养殖户都能接受选用这条鱼作为套养的好品种。

4.2 池塘条件

①养殖条件:土池、石砌池均可养殖,水深1.5~2.0米,池深2.0~2.5米,适当生产销售管理面积在1~1.5亩为宜,池子进排水要方便,进排水口及四周要设置防逃设施。放养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工作,一般用生石灰,按每亩泼洒100~150kg生石灰浆水,做到泼洒不留死角,消毒后1星期进水,进水10天左右可以放养。

②养殖技术:放养规格10厘米以上(3~5寸)放养时尽可能控制规格一致,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12分钟后再下池。

放养密度按每平方米2~3尾投放,即每亩1500~2000尾左右。

饵料的投喂种类:一是鲜动物饵料,如小杂鱼、小鲫鱼、麦穗鱼、餐条、鱼旁鱼皮、白乌鱼最爱吃鱼鱼旁鱼皮鱼,可在池中适当投放一些河蚌,让其自然繁殖鱼旁鱼皮鱼,以供其需要;二是鲜鱼肉糜与粉状配合饵料,拌鳗鱼饲料投喂。

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10%,随鱼体重增加逐渐下降到6%左右,投喂时可见到集群抢食,有的会跳出水面的热闹场面。

在整个饲养阶段,要坚持巡塘,一是看防逃措施是否得当,二是观察鱼的活动是否正常,三是看水质的变化情况。尤其是高温季节,水质的变化频繁,易发黑发臭,这时应勤交换池水,做到三天一小换,换去三分之一的池水,10~15天一大换,换去三分之二的池水,保持水质清新,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相对升高,使之保持水温相对稳定。

在保证了白乌鱼的一定养殖条件下,放养16~20厘米的鱼种,经过5个月生长,成活率80%以上,亩产可达500kg以上。

白乌鱼在7~10月份是主要生长期,尤其是9月份为最佳,7~9月份平均水温在21.4~30.8℃的范围,在这个阶段应抓住时机,加强培育,使之发挥出最佳生长效果。

5饲料

白乌鱼是凶猛肉食性鱼类,必须经过食性转化这一驯养环节才能达到利用配合饵料养殖成鱼的目的,我国目前在用超微粒饲料进行转食比较困难,即开口饵料尚未解决。我们在苗种规格达13厘米左右开始用粉状、小颗粒饲料转食,在18~20天内转食配合饵料,94~96年分别进行配方筛选试验,在面积25平方米,放养密度为30尾/平方米的试养池内,经过22天饲养,有70%的鱼种能较好摄食配合饵料,投饵后一小时开始检查,受试鱼的充塞度为3~4级。由于自然条件下,白乌鱼有偏食野杂鱼的习性,根据这些,只有在选择诱食剂的颜色、气味、口味上下功夫,改良饵料配方,使在15~20天后受试鱼91.8%能摄食配合饲料。

成鱼养殖的基础饲料由鱼粉、豆饼、小麦、玉米构成,加矿物质、特需添加剂。饲料系数2.5~2.8,营养成分;粗蛋白42.3~44.3;粗脂肪5.65~6.51。粗纤维1.23~2.83;灰分11.3~12.4,水分8.01~9.91。

6 白乌鱼的疾病防治

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及早治病的原则。

增强鱼体抗病能力,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鱼种,合理密养,适时分养,加强管理,做到四定。调节饲料营养成分。捕捞、运输、操作要谨慎,防止鱼体受伤,投喂药饵加以预防。

消除病原,彻底清塘,苗种池提前消毒,苗种入池前消毒,水体进行定期消毒,投喂活饵,如蚯蚓、杂鱼时用食盐水消毒处理后进行投喂。

改善环境、定期换水、种青、增氧。

白乌鱼的养殖技术可在中国有机农业网养殖频道查询。

简单来说,就是夏天把它放在水里面,一两天给它吃一次肉或蔬菜,不要晒太阳,如果他想出来活动就让他出来走走就好了.冬天,乌龟要冬眠,将它要布包起来不要放水,也不要给它吃的,如果你想让它不冬眠就放温水

,但是一般家养的不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长得快,只有养殖场才用这种方法。白乌鱼在7~10月份是主要生长期,尤其是9月份为最佳,7~9月份平均水温在21.4~30.8℃的范围,在这个阶段应抓住时机,加强培育,使之发挥出最佳生长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白乌鱼养殖优势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