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爱越深恨越深!诺基亚N9独家评测

   2023-06-07 22:22:37 网络1310
核心提示:笔者感言:2003那年,我高考。400多分的成绩考取了本市一所二本大学,虽然成绩不理想,父母却没有责备,还是按照约定给我买了一台2000多元的手机(当时算中高档),诺基亚6610---它是我的“初恋”,手机中的初恋。▲你的那个“初恋”是谁呢

初恋,爱越深恨越深!诺基亚N9独家评测

笔者感言:2003那年,我高考。400多分的成绩考取了本市一所二本大学,虽然成绩不理想,父母却没有责备,还是按照约定给我买了一台2000多元的手机(当时算中高档),诺基亚6610---它是我的“初恋”,手机中的初恋。

▲你的那个“初恋”是谁呢?

在以后几年里,无数诱惑曾让我彷徨,甚至出过轨,但是我始终相信诺基亚才是我的最终归宿。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了它,一个低调内敛但骨子里却透出高傲不凡的身影,我知道我想拥有它,立刻,马上!可是随后,我发现,冲动下的选择竟然有些盲目,甚至有些可笑......

或许很多人认为我很矫情,但这真的是我对诺基亚品牌感情的累积和延续,而后来遇见的那个“它”,其实早已是“大众情人”了,它的名字叫---诺基亚N9。

特别声明:

1.本篇文章为IT168独家原创,后续会有《N9/i9100/iPhone4三大系统顶级旗舰PK》、《N9/N8同门师兄对决》等内容更新,敬请期待。

2.希望所有关注诺基亚、关注N9的人,在文章下方评论中发表你对诺基亚、N9的看法,如果它曾经是你的“初恋”,更期待你的留言回复。

【IT168 评测】诺基亚N9,全球首款采用MeeGo操作系统的手机,诞生于今年6月举办的新加坡亚洲电信展。在这个靠“脸蛋儿吃饭”的年代,卖相好坏基本决定了一款手机能否畅销,很多人喜欢N9,相信首先是认可了它的外观设计。

▲哈,原谅我用了这张图,因为实在是很配文章的标题

之前,笔者只是从网上的各种照片中见过N9的美貌,当时觉得美极了,它是近几年我所认为的诺基亚推出过的设计感最好的产品。而当我第一次把玩时,反倒是没有给我留下太多惊艳的印象:简单的线条,四四方方的轮廓,仅有的几个金属点缀......等等这些真的没有照片中透出的那种“明星范儿”。

▲诺基亚N9外观初体验,你心动了么?

不过,越是简单,就越可能成为“第二眼美女”,我想N9就是这种类型吧。或许是看厌了太多花哨的产品,诺基亚N9这种低调内敛的气质反而能够吸引我的注意,我喜欢它的外形设计,就这么简单!如果非要我说出个所以然,那么可以简单总结三点:

1.不花哨,不冗繁,简单就是美

2.四周及边角的圆滑处理恰到好处,不做作,很自然

3.曾经的初恋,咱可是有感情的“汉子”~

什么?这三点还不够?好吧好吧,我承认,诺基亚搞得这个叫“聚碳酸酯”的玩意儿以及弧形屏幕还不错啦......(下页介绍)

聚碳酸酯材质注模

据官方透露,诺基亚N9机身采用的了材质,这个“聚碳酸酯”究竟是什么东东笔者实在搞不清楚,上网查了一下,有人说“聚碳酸酯”就是工程塑料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热畸变性能,而且耐候性好、硬度高,广泛应用于建材、汽车、航空等领域......

说实话,材料神马的都是浮云,拿着舒服才最重要。就笔者体验来看,诺基亚N9的手感和普通塑料材质手机没有太明显的差别,稍微偏柔和(柔软)一些,但又比橡胶坚硬。相比之下,N9的“一体式注模工艺”设计更值得关注,印象里---塑料材质一体式注模的手机产品实在少见,从这点来看N9也算是小有新意。或许是这种注模工艺所带来的“魔力”,N9的持握手感非常舒服,自然、柔和、且具有诱惑力。

弧形玻璃屏幕

第一次使用弧形屏幕的是三星代工的谷歌Nexus S,特点是:整个屏幕向下凹进机身。相比之下,诺基亚N9的屏幕是向上凸起的,两边弧度微微向下,并嵌入到机身中。据官方人员介绍,由于使用了聚碳酸酯注模工艺,使得整个屏幕可以非常齐平地嵌入机身,不会露出锋利的边缘。

当然,使用弧形屏幕最重要的原因是为N9的无缝滑动手势操作功能提供了支持(后面有视频介绍),并且能为用户带来非常舒适的手感。

有问必答:在N9论坛里有很多人非常关注弧形屏幕在贴膜时的效果问题,为此笔者特别进行了贴膜测试,结果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保护膜很难完全贴合N9的屏幕弧度,主要体现在两侧边缘部位(如下图),时间久了难免会进灰或者出现翘起情况,官方会不会有专用贴膜上市?此处存疑......

系统UI体验:MeeGo怎么玩?有图有视频

知识点回顾:一年多以前,诺基亚就宣布和Intel合作推出一个开源移动平台,这个平台将基于Linux,并融合了诺基亚的Maemo和英特尔的Moblin平台。不过,采用MeeGo系统的终端直到今年下半年才投入商用,率先试水在笔记本领域,手机市场上诺基亚N9应该是第一款。

笔者也是第一次体验MeeGo平台(之前展出的样品实在没法用),在介绍整个系统基本操作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开机动画视频,和以往的诺基亚手机不一样哦!

诺基亚N9全新开机动画

连开机动画都变了,可见MeeGo与我们熟悉的Symbian系统差别不小,为了能给广大网友说清楚,接下来我再为大家介绍一下诺基亚N9的基本操作,最后老规矩---有视频有真相。

待机状态下点亮屏幕:电源键在机身右侧,按下可直接点亮,此外用手指快速敲击屏幕两下(为防止误操作,敲击间隔必须在一秒以内),同样可以点亮屏幕。

解锁:屏幕四边向内滑动即可解锁,注意!必须从边框向内滑动,否则无效。这也是N9使用弧形屏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屏浏览:诺基亚N9有且只有三个分屏,分别为主菜单、多任务后台、动态更新,手指轻轻滑动即可完成切换,另外三屏可循环切换。

多任务菜单切换:最多显示9个任务缩略图,最少显示4个任务缩略图,切换方式为向两边拉伸滑动(4个变9个),或向内回缩(9个变4个),挺炫的,但个人感觉用处一般般。

常用程序通栏:任何界面,从底部向上滑动一厘米左右并停顿,屏幕底部会自动弹出一个通栏,其中包含四个常用程序图标,分别是电话、短信、浏览器和照相,有点类似于iPhone底部的常用快捷键,不过N9的这个功能不支持自定义图标。

程序删除:在主界面长按某个图标,图标右上角即会出现一个“红色叉子”,点击即可删除(预置程序无法删除)在多任务界面长按某个任务缩略图,同样会出现“红色叉子”,点击即可删除,此外最下面还有一个“全部关闭”的按钮,不用像iPhone那样一个一个删除,比较方便。

特别送上:MeeGo系统操作视频

如果你还是有点糊涂的话,接下来笔者再通过真机+界面截图的方式为你详细说明。

真机界面:诺基亚N9+MeeGo系统真实体验

▲点亮屏幕后,从屏幕左侧边缘向右滑动,即可实现解锁

▲同样,从屏幕右侧、上边或下边向中间滑动,都可以实现解锁

▲多任务页面实机拍摄,最多一屏可以展现9个任务缩略图

▲长按图标,可随意更换图标位置,非预置应用出现红色叉子,点击即可删除该应用

▲待机界面和主界面,前者可在下方显示未读信息,如短信、电话、邮件等

▲除了主菜单,另外两个分屏内容是动态更新、多任务

▲慢动作回放:手指轻轻向两边拉伸滑动,即可变化成9个缩略图显示

最大硬伤:应用很抓狂 难道又成非主流?

有人说,MeeGo系统不仅可以移植过去塞班3、塞班S60、塞班S40平台的无数应用程序,甚至可以通过Qt移植Android平台上海量应用,因为二者同为Linux内核。不过目前的MeeGo开发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至少在N9上是这样),所以别说移植Android,就连过去老塞班上的应用都无法同步到MeeGo上。

▲虽然能识别,但过去的塞班应用以及N900上的应用都无法直接在N9上使用

为了证明目前MeeGo平台的兼容性,笔者尝试将过去用在N97上的QQ软件安装在诺基亚N9上,结果发现程序管理器虽然可识别但无法安装随后,笔者又尝试将过去N900所用的Maemo平台上的QQ应用安装在N9上,结果同样无法正常安装。

小说明:诺基亚N9安装的是.deb后缀的文件,deb只是一种安装软件的封包模式,类似于Windows中的软件包(.exe),可以在Linux环境下解压缩。

▲软件商店、预置应用的app数量和质量都不敢恭维...

如果不能自由安装第三方开发程序,那么就只有寻求自带软件商店的帮助了,可惜的是诺基亚N9的AppStore实在有点惨不忍睹,不仅数量极少,而且使用价值大都不高,真是应了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不能自己搞,软件商店又半瘫痪,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了预置的其它应用上。可是......木有找到腾讯QQ,新浪微博MeeGo版的用户体验让人抓狂,让我情何以堪啊......

▲新浪微博MeeGo版,敢再难用点么

不可否认,MeeGo平台身披了一件华丽外衣,并且有着可跨平台使用的Qt架构的广阔前景,但是,对于N9来说,恐怕只能成为诺基亚的试验品了,苛刻的讲,在N9上我实在找不到像样的第三方开发程序,不出意外的话,N9将重走两年前被放弃的N900和Meamo系统的老路---非主流。

基本硬件:3.9寸AMOLED屏+800万像素

诺基亚N9的屏幕尺寸不是最大的,分辨率也不是最高的,但噱头一点也不少。

▲诺基亚N9屏幕的噱头十足,实际显示效果确实不错

据官方介绍,诺基亚N9采用了一块由康宁Gorilla防划玻璃制成,3.9英寸分辨率为480x854像素、发色数为1670万色的AMOLED触摸屏,并加入了诺基亚自创的Claear Black Display“悦幕技术”(简称CBD),当然还包括前面提到的2.5D 曲面玻璃设计,这一连串的形容词为诺基亚N9的屏幕造足了声势。

▲屏幕测试数据:96x96(DPI),比iPhone 4的屏幕细腻程度差了不少

那么,诺基亚N9的屏幕显示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N9在户外强光下的屏幕显示效果

从实际体验来看,这块由三星代工的屏幕,虽然明显不如i9100的Super AMOLED Plus屏幕艳丽,但清晰度、对比度适中,目视效果非常舒服,特别是分辨率的提升,使得整体显示效果较以往的诺基亚手机显著提升(以前都是360x640像素,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此外,诺基亚还在屏幕中间加入了一个防炫射偏光片,在强光环境下的可视性比一般手机都要好。

接下来,是诺基亚N9的摄像头。

▲N9内置800万像素摄像头

诺基亚N9内置了一颗800万像素卡尔蔡司认证镜头,焦距:3.77 毫米/28 毫米,最大光圈F2.2(比N8还要大),同时配备了双LED闪光灯,支持面部识别、触摸对焦、ISO调节(最高800)等功能,而在摄像方面,该机支持主流的720P摄录功能。如今“卡尔蔡司”的名号早已无人问津,所以摄像头是否给力还得用结果说话,下面我们就通过样张和视频了解一下N9的表现。

部分样张展示:

▲户外远景拍摄样张(点击查看原图)

▲户外近物拍摄样张(点击查看原图)

▲夜晚室外拍摄样张(点击查看原图)

720P视频摄像样片展示:

核心硬件:不是双核,1GHz处理器+1GB RAM

很多人都在问:诺基亚N9究竟是不是双核?答案是否定的!

诺基亚N9采用的是ARM Cortex-A8 OMAP3630处理器,主频为1GHz,此外该机还配备了1GB RAM,并提供了16GB、64GB两种内存容量版本。GPU方面,N9采用了PowerVR SGX530图形处理器,和摩托罗拉里程碑2相同。

▲CPU软件测试截图,没有其它竞品可比,所以结果仅供参考

单从参数表来看,诺基亚N9的核心硬件确实不强,除了1GB RAM比较给力外,其余都不能算是顶级配备,特别是处理器还停留在单核时代,让很多人唏嘘不已。不过,从系统运行来看,诺基亚N9的流畅度绝对不输于Android,甚至要优于一般Android终端。这又是怎么回事?

▲诺基亚N9采用MeeGo 1.2系统平台

原因在于,MeeGo系统是由底层驱动来控制硬件,从而直接来引导软件的运行相比之下,Android系统的应用都是运行在Java虚拟机上,不是靠硬件直接引导,所以非常耗费硬件资源,而Android手机之所以在硬件上飞速发展(1.2GHz、1.5GHz CPU)和这个有很大关系。

日常应用体验:短信/通讯录/音乐/地图

短信---虚拟键盘输入比较好用,但不支持连续词组联想,也暂不支持第三方输入法安装,希望零售版有所改进。

▲诺基亚N9短信输入界面

拨号+通讯录---拨号界面比Symbian^3做的好多了,也支持大字体显示;通讯录的头像图标和菜单图标风格一致,都是圆角的,比较有爱,另外查询联系人时的“拼音首字母”非常醒目,很人性化。

▲诺基亚N9拨号界面及通讯录

时钟和闹铃---用“友爱”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整个界面设计的简洁明了,特别是设定闹钟的方式非常特别(手指旋转时针和分针)

▲诺基亚N9时钟和闹铃

音乐播放---没啥太多可说的,支持唱片封面显示,UI设计风格简单明了。

▲诺基亚N9音乐播放界面

图片库---和其它系统大同小异,但在图片分享环节加入了NFC功能(后面会具体说明)

▲诺基亚N9图库界面

地图功能---诺基亚N9预置的地图升级到4.0版本,比过去增加了驾车功能和3D功能,不过笔者用惯了Google Maps,看其它地图还真没太大感觉。

▲诺基亚N9地图界面

更多功能测试:720P播放+NFC+网页Flash

目前,主流智能手机基本都支持720P视频播放功能,有的甚至具备1080P播放水准(三星i9100),作为诺基亚的顶级旗舰产品,官方确认N9支持720P播放。

▲播放自带720P视频,可流程运行

不过在测试过程中,笔者发现N9内置的720P视频均能够流畅播放,但播放一些从网上下载的720P片源(MP4,30fps)时却出现了严重跳帧,希望这只是系统版本尚未完全优化的原因。

诺基亚N9 720P网络片源播放测试一

诺基亚N9 720P网络片源播放测试一

NFC近场通信

NFC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实现近类似距离的图片、音乐等多媒体传送功能。笔者特别用N9和Nexus S(也支持NFC)进行了测试,结果没有成功,不知道是否依旧是系统不完善的缘故。

▲诺基亚N9的NFC芯片在机身顶部,轻轻触碰即可实现传输

▲使用NFC功能之前的系统提示

网络页面浏览+Flash体验

不得不测试的一个环节,由于时间有限,笔者只是简单体验了一把,从结果来看整体还算流畅,只是N9不支持Flash功能,好在目前大多数视频网站都支持HTML5的视频格式,所以用N9看优酷、土豆等网站没啥问题。

诺基亚N9网页浏览测试

诺基亚N9 Flash测试

如果你还爱它:诺基亚N9多张玉照送上

如果你看完了之前的每页评测来到这里,那么说明你对诺基亚N9真的很执着,你的确够“爱”它。为了回报你的“执着”,笔者专门准备了多张N9的玉照写真,不成敬意。我知道,有木有这些对于你的最终选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__^*) 嘻嘻……

体验心得汇总:你最关心N9的六个问题

写到这里,本篇评测基本上告一段落,我知道关于N9还有太多太多的内容没有写完,但时间有限,后续我再一一补齐吧。作为全篇文章的结尾,我想在最后总结一下在测试N9过程中的点滴体验,以下纯属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有关诺基亚N9的更多讨论和问题,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1.关于抄袭---很多人都说N9在UI界面上不仅延续了过去塞班平台的理念,而且还抄袭了苹果、安卓、WP7以及WebOS上的部分设计,我觉得在某些细节上MeeGo的确很眼熟,但这其实并不重要,站在用户角度的设计才是王道,其它都是扯淡!

2.关于使用习惯---在使用N9过程中,90%以上都要靠手势控制,这种“没有实体按键的日子”相信不少人担心会不习惯。个人感觉,MeeGo的手势操作门槛不高,习惯仅仅是时间问题,有意思的是,重新使用iPhone后我反而会经常想起N9上的手势操作,可见N9的人性化设计还是有一套的。

3.关于误操作---N9的手势操作再完美,也会有误操作。特别是在屏幕边缘的某些操作,比较容易退出当前操作或与正在运行的应用冲突,这一点确实难以避免,但好在可以忍受。

4.关于App---我坚信N9会有更多的应用程序,但时间不等人,N9在应用方面很难和苹果以及Android抗衡,在这个“应用为王”的年代,N9很可能成为牺牲品,怪只怪诺基亚下手太晚,恨只恨诺基亚自己太不争气!

5.关于上市---之前传闻将于9月上市,但由于本周将会发布塞班Anna系统的升级版---塞班Belle,固N9的上市时间很可能推迟到10月份,唉~

6.关于价格---多少钱会买N9?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问过自己。从目前测试的情况来看,N9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出色,唯独应用不给力,但没有应用买它有何用呢?最差的情况和现在一样,笔者不会高于2000元入手,倘若应用方面有所起色,那么3500以内应该是N9较为合适的定价,假如所有东西不变,只是系统换成Android,那N9绝对卖疯了,但我知道这只是假如......

科技美学发展史:那岩的评测之路

网易严选,成立了整整三年了,恰逢我当年毕业,赶上了网易的第一班车。新兴网购平台无论从什么角度,网易严选都给人一种高品质的印象。此次带给大家的是本人买的三款共五个手机壳。

你会发现网易只有苹果以及三星的手机壳,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但至少有一点,苹果的手机壳很畅销。

首先是这款,网易智造云感磁吸手机壳。

买回来的包装效果是这样的,算是所买手机壳包装最大的,也是最有质感的。

取出包装,大概就是这样的,背后网易的这个图标我并不觉得有美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总体而言,手感不错。软滑的同时又带有一丝摩擦感。这款颜色被命名午夜蓝,实则就是藏蓝色。还是比较推荐购买。但是唯一我觉得同类产品中,底部没有包边,实属遗憾。长时间单手使用手机,小手指会不堪重负导致变形。黑色边框这里不建议再购买黑色保护壳,这样边框会显得更宽。

这是第二款手机壳

网易智造空气感超薄苹果手机壳,然而手感并不如名字那般诱人,拆开包装确实超薄,但是磨砂质感,感觉像手握一块砂纸,但是这里只是我个人主观感受,最后手感因人而异。对本人而言,手感并不让我惊喜,反而想退货。这里要讲一下,网易的售后是真的省心。只要你是按时退货,基本可以没有任何阻拦,不过其他平台你就可以试试,推诿扯皮,让你烦不胜烦。如果你是会员,那么还可以享受提前退款。

从外观而言还是很OK的,质感也不错,唯一手感不佳。这里就没有手机实际上图,不能给大家直观的感受。

大家凭直觉感受。实拍图肯定和官网ps图片大相径庭。

第三款便是网易电镀手机壳,这里买的是8和8plus的款式。

实际上机图也是OK的,包边紧致,全方位包裹。这款手感是位于前两款手感之间的。

总的来说颜值是在线的,没有遮盖手机本身的三维。软硬适中。

欢迎大家留言,有什么想测评的可以告诉我。本人会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购买并测评。测评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购买建议。不浪费一分辛苦钱。也欢迎大家提建议。

「谁才是穿戴机皇?」OPPO Watch 2 ECG版 VS 华为 Watch 3 对比测评

1973手机馆| 数码文化

手机 历史 未来发展

深度好文 全面详细

科技 美学,大家很熟悉了,曾经的国内三大评测媒体之一。那岩虽然没有王自如热度高,但在数码 科技 粉丝心中形象更好,更受欢迎,更平易近人。

科技 美学创始人是那岩,具体出生日期不详,大约80后,哈尔滨人。外号有: 钠盐、91那先生、娜妍 。

根据我多方查找,只知道那岩武汉大学硕士毕业,本科专业不详,研究生专业不详,画过漫画,曾创作过人民文学出版社《藏獒》系列的插画。

关注过 科技 美学的人,想必都有三大疑问:那岩结婚了吗?那岩几几年出生? 科技 美学还招人吗?

本文将会尽量还原那岩做评测的艰辛之路,同时试图在互联网的蛛丝马迹中,通过逻辑推理解答前两个疑问,涉及隐私的部分不会过多展露。

早期的那岩信息较少,我在互联网上无意找到了那岩的曾经的网名和曾发过的帖子,发现了那岩曾经参加过《劲漫画》杂志的比赛。

参赛作品是《别忘了你是9号》,还细心地设计了双结局,并获得了漫画《CARRIER 携带者》作者NAVAR的签名版礼物。

2018年7月,那岩在网上发布了《别忘了你是9号》的手稿,全篇70页,并表述主要稿件完成于1996年。

这也证明前面提到的那岩网名和发过的帖子是本人,具体网名信息就不透露了。

在 科技 美学的视频中,那岩一直穿着一件灰色毛衣,微博、微信头像一直没更换,早期那岩手上一直带着一款Moto360手表。

拍视频永远是立好三脚架,然后数着1..2..3..4...5...6....7...8...9找好焦距,转身对着镜头说:大家好,我是那岩,欢迎来到 科技 美学。

2013年2月, 科技 美学第一期评测视频上线,这时的那岩正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同时期彭林于2012年10月30日发布了第一视频,王自如这时候已经拍了两年视频了。

《大众软件》专访 科技 美学那岩时,问道:《原创L36h Xperiaz深度测评》这是你在优酷上最早的视频,能说说做这个视频的契机吗?

那岩︰其实过程很简单,当时网上关于手机没有那么多详细测评,很多时候只能看到一些官方媒体发布的类似广告一样的介绍。

可是当我真正自己买了这台手机之后,发现使用的感受和那些文章报道的有很大不同。

所以我希望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大家,最初是写了一些图文的测评,但是电子产品很多方面是很难用文字表述出来的,最终我发现视频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所以就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学着视频制作剪辑,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第一集视频。

在这集视频的防水测试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还不会说话,估计年龄在1岁左右,许多人猜测甚至到处宣扬这个那岩的孩子,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讨论。

2013年9月5日, 科技 美学微信公众号开通,第一篇文章是:《索尼内部报告显示Xperia Z1拍照能力出众》,早期的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在100左右。

2013年末, 科技 美学的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000万。

在2015年那岩宣布停摆之前,那岩完成了差不多100台各式各样的数码产品,拍摄环境也十分简陋,小区、宾馆、路边、公园、商城、水池里,甚至哈尔滨狂风暴雪的冬天还在户外拍摄。

那岩早期的视频,会经常对不上焦,声音嘈杂,狂风吹得树叶满天飞,熊孩子也会踢他的设备,大妈在后面跳舞聊天,路人甲乙丙丁时不时投来异样的目光,那岩有时也会无聊的开开玩笑。

对于早期的数码评测人来说,他们不缺观众,也不担心没流量,他们最缺的资金,彭林、那岩、王自如都是如此。

2012年到2015年,三年间有厂商给那岩赞助,有厂商邀请他参加发布会,有投资机构想要投资,但是都被他婉拒了。

那岩在北京拿着2000千块的工资,确实难以为继,一边自费买设备,一边网友借,甚至去门店蹭,或者舔着脸去跟厂商借。

人年轻的时候都有一种理想主义,有冲劲、有想法,有坚持,但随着经历和年龄增长,我们都会明白,挣到钱活下去,才能做想做的事。

2014年8月,那岩也搬到了北京,住上了68块的宿舍,同时2013年开始 科技 美学来了新的成员:朱海舟。

很多人都以为朱海舟是 科技 美学离职,然后跳槽到锤子 科技 ,这是错误的。

朱海舟和 科技 美学是合作关系 ,朱海舟有自己的工作,测评是副业,在工作之余做一些视频发在 科技 美学频道,也就是远程投稿。

何以见得呢? 科技 美学的评测视频当中,同一款产品,那岩和朱海舟拍摄、收音和背景明显不是一个地方。

其次,早期 科技 美学的公众号几天半月才更新一次,步入正轨是2017年,两人如果在一起做评测,公众号应该早就步入正轨。

所以加入锤子,其实是朱海舟换了工作而已,2018年5月15日锤子发布了坚果R1。6天之前,朱海舟宣布加入锤子,还被网友嘲讽:古有49年,仅有515入锤子。

2014年,画功出色的那岩展示了,他用三星Galaxy Note3手机画出热播剧集《来自星星的你》的两位主角的视频。

此后那岩还多次在直播间和视频中展示自己的绘画,部分作品如下:

2014年11月, 科技 美学团队应邀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同学们交流,其实就那岩一个人。

这次交流中,那岩谈了自己对 科技 数码行业的看法,对产品的理解,即使现在再看,很多观点和角度依然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2015年5月1日,那岩发布了 科技 美学四大旗舰对决最终篇第四季下篇,对比了iPhone6、Note4、Z3、930,视频的结尾,那岩回顾了做视频以来的感触,并表示即将停摆。

这个消息让很多人的清明假日过的并不开心,网上到处开始讨论,知乎上也有了很多提问:怎么看 科技 美学那岩的再见?

很多人在贴吧、知乎异常激动,有人要捐款,有人提议众筹,还有人直接给那岩转账表示支持。

之后微信的语音推送中,那岩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宣布停摆13天之后,那岩也在知乎发表了自己的问答。

宣布停摆,反而为那岩带来了许多关注和流量。

2015年5月30日,哔哩哔哩采用首页直播的方式专访了那岩,B站方面派出的主持人猫梓同学。

之后那岩不断被邀请到各大高校进行交流分享。

2015年5月,那岩去到了清华大学

2015年6月,那岩去到了黑龙江大学

2016年10月,那岩去到了上海理工大学

在这些交流和采访当中,那岩把停摆的原因总结为两点。

(1)资金不足,没钱买设备,没钱搭建团队。

(2)未来发展,没找到合理的盈利方式。

那岩停摆期间在这些高校交流对 科技 美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既分享了自己的对数码 科技 的思考,也分享了自己对做自媒体和创业的感悟,无论哪些方面,都把那岩和 科技 美学的魅力和价值做到了极大的输出。

同时,那岩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 科技 美学的未来如何做,在这个过程中,那岩、彭林、王自如都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只有利弊,没有对错。

这种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是单纯做视频难以传播积累的,因为缺少一个对话的机会,当视频再一次流传到网络上时,粉丝和观众的认可会进一步加大。

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太多的品质和能力,其中一项就是演讲。

接着上面的问题,我们来合理推演一下,推理之前要先讲一件事,因为这里面有重要信息。

2015年那岩在微信发布了自己回武汉大学参加答辩的经历。

那岩自我调侃,他在答辩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那岩,欢迎来到 科技 美学。

本篇论文为大家介绍的是2015年度四大旗舰对决,如果你不嫌烦的话,还可以把我的论文放到桌面......

那岩在这篇推文中配了一张自己的身份证照片,那岩是80后确定无疑。

OK,正戏开始,综合上面我提到的信息,我们现在得到以下确定的信息:

(1)那岩是80后

(2)那岩2015年硕士毕业

(3)那岩2013年开始拍视频

(4)那岩边工作边拍视频

(5)那岩在北京和哈尔滨拍视频

(6)那岩在武汉读研究生

几个信息一综合,大家会发现,那岩是边工作、边拍视频、边读研究生,还有个孩子,拍视频在北京,读书在武汉,还不在一个地方,他怎么忙得过来?

有两种解释:一是那岩工作以后读的在职研究生,二是那岩的全日制研究生比较闲,允许他出去工作实习。

这个信息先保留,现在我们要解决以下2个问题:

第一、Xperia Z1视频中的孩子,是不是那岩的?

据这个发帖人的id和涉及的链接是可以跳转到 科技 美学的官方微博的,这里面的连接和用户ID信息和前面那岩发漫画的帖子也可以对应上,因此信息应该是可靠的。

综上所述,在孩子的年龄和性别都有出入,可以排除视频中的孩子不是那岩的,除非那岩不止一个孩子。

二、那岩到底是哪一年出生

(1)根据上面提到的那岩女儿出生于2007年,根据我国男性法定结婚年龄22岁,往前反推,那岩出生不能晚于1985年,否则就是违法生育。

所以那岩的真实出生日期应该是1980-1985之间,再结合前面提到的那岩2015年硕士毕业,那岩研究生毕业时,年龄应该在30-35之间。

按照正常的上学的步伐,本科毕业后再,一般人顶多25、26岁,读完研究生年龄在30-35之间是不太可能的。

综合上面所有推断,姑且得出推论:

那岩已经结婚,那岩的出生日期在1980-1985之间,那岩是工作后读的在职研究生。

这就是我们根据互联网信息推论出来的关于那岩的信息,以上推断仅建立在那岩早年所发的帖子之上,如果帖子真实性有待考虑,或者我推理逻辑有错误的话,另当别论。(为保证隐私部分ID、链接、联系方式没有放出来)

那岩停摆的时间并不长,严格算来5个月左右,期间月更了几个视频。真正恢复是10月,很明显那岩找到了方向,也找到了团队。

这是那岩结束停摆之后,更新的视频,标题加入了“人物”两个字,其中出境的人有一部门现在仍是 科技 美学的员工。后来这个系列断断续续更新了一些人物采访访谈。

除了这些,那岩的回归还带来了大家测、直播、资讯100秒,2016年下半年那岩开始了直播,同时拍摄环境和设备也有了变化,应该是拿到了投资。

那岩给 科技 美学的未来是:大家测+新闻资讯+直播+评测视频,在内容和盈利上做了很好的区分。

对于网络上谣传的雷军测评帝国,纯属笑话,各位看完我的评测机构发展史就会明白,zealer早已没有了雷军的投资,2014年小米就完全退出了爱否。

上述图表中小米集团旗下金星创投持有极客公园2.06%的股份,股东里面排名第十,不可能控制极客公园,极客公园张鹏只有15% 科技 美学股份,实际控制人还是85%股份的那岩,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常识。

图片来自知乎大佬Ethereal

同时 科技 美学和那岩开始出现在各种发布会、直播、访谈、节目中。

在直播中那岩花样百出,除了各种新品的开箱、体验、还会有各种问题解答,那岩也进一步解放天性,搞怪抛梗。

直播的内容也反哺了视频频道的内容,将一些开箱体验、粉丝问答的内容单独剪辑出来,形成新的视频内容,降低了创作成本。

科技 美学的这些做法,这也使得一些粉丝心态发生了变化,那岩越来越像一个 娱乐 主播, 科技 美学的频道的视频越来越花梢。

2018年后半年,那岩新建了“禁飞时空”频道,开始评测跑鞋、球鞋,由于数码评测的男性群体较多,那岩开拓的新业务进行的比较顺利。

2019年1月, 科技 美学被评为哔哩哔哩百大UP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成绩。

数码区的受众很小,正是因为那岩所谓“花哨”的视频内容和个人形象才能拿到百大UP主,因为这实现了生活区和数码区的结合,两个群体的用户基数很大。

那岩的频道逐渐拆分为四个: 科技 美学、大家测、禁飞时空、资讯100秒。截止2021年6月底, 科技 美学四个频道的B站粉丝数分别为:364万+56万+13万+13万

截至2021年6月,早期的大三评测媒体发展各不相同,我说的属性是相对请勿杠,以B站粉丝为例。

科技 美学,364万,个人属性最强

爱否 科技 ,108万,专业属性最强

Zealer中国,83万,平台属性最强

那岩和 科技 美学,视频最生活化,最轻松,个人属性强,你可以觉得他 娱乐 化,但是 科技 美学的大众接受度最高,受众广泛,那岩的个人品牌价值也比较高。

科技 美学的发展模式有好处也有局限。

优势一:盈利模式稳定,通过大家测和直播中开箱体验产品,避免了视频恰饭问题。那岩在直播中回答过这个问题:直播间里出现的开箱体验产品全是收费推广的,这解决了自媒体的恰饭合理性问题。

优势二:直播时长不同于普通视频,在线观看,流量大,产品多,制作周期短,收益高于单纯恰饭视频。这从那岩没有做二手以及配件可以看出,仅凭直播 科技 美学有足够的收入。

劣势一:过于依赖那岩个人形象,如果那岩不在, 科技 美学的视频内容丰富程度和观看数量将大打折扣。

劣势二:直播时间成本和制作成本低,可以剪辑成多段视频分发,同时利润来源可观,这会导创作偷懒,表现就是 科技 美学关于数码产品的综合评测越来越少,仅限于一些热门产品和四大旗舰系列。

鄙人统计了在 科技 美学B站频道最近80期(2020年数据),其中单独场景拍摄制作的产品评测视频不到10个,剩下的60个左右是直播录屏视频的二次加工,以及两分钟看发布会和几分钟的开箱体验视频。

当然,我们看待要冷静,直播开箱上手是 科技 美学独有的模式,这也决定了它的特性,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穷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早日挣到钱

富的时候,又骂他们忘记初心只恰饭

无论哪个领域,人在年轻时都是精力充沛,创意无限,思维活跃,一个人可以满天下闯荡。

但总会有精力耗尽的时候,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父母老去,还有员工......无法再像年轻时一样毫无顾忌地创造。

与其嘲讽别人如何丧失初心

不如学习别人如何走向辉煌

欢迎关注[1973手机馆]

欢迎关注[1973手机馆]

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大部分数据来自网络

小米12相比上一代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升级?

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入手OPPO Watch 2「ECG版」。

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O系穿戴产品,目前我使用的主力穿戴设备为——华为Watch3。看了下全网也几乎没有两者的详细对比测评。

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光岩就冒着被两家铁粉围攻的风险,以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深入体验下OPPO Watch 2 ECG版,顺带和 华为Watch3 做一个全面对比吧!

(可能大概也许是全网最详细的对比评测吧!)

这次测评主要采用「半问答形式」

所涉及到的个人观点输出比较多,辅以客观数据表达。因此,测评内容主观性较强,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区友好探讨。

OPPO Watch 2 ECG

【内容说明】

为了方便称呼下文中:

「OPPO Watch 2 ECG 版」简称为「OW2」

「华为 Watch 3」简称为「HW3」

所体验内容仅局限于以下条件:

OW2 固 件 版 本: OW20W3 11 A.51 d784fa8b

OPPO 健康 app版本: 3.9.8 c02f8db 211109

HW3 固 件 版 本: 2.0.0.198

华为 运动 健康 版本: 12.0.10.310

测 试 日 期: 2021年11月

超长文,想选择性阅读的,自食目录:

① 前记

② 对 OW2 外观的看法?

③ OW2 哪些地方比 HW3 做得好?

④ OW2 做的不如 HW3 的地方?

⑤ 有哪些影响体验的地方?(及建议)

⑥ 对于 OW2 的综合评价以及选购建议?

⑦ 光岩对于智能穿戴行业有什么看法?

先说结论:相较于HW3【外观 OW2 完败】

想看开箱和实拍美图的伙伴可以戳这:查看链接

来说说为什么OW2完败?

与其说是HW3和OW2的外观之争,倒不如说是智能手表的【方圆之争】,其实是这个是各花入各眼的事,主观性非常强,就像是豆腐脑的【咸甜之争】,没有标准答案。

至于我的个人观点,再套用下我之前我测评 HW3

(查看链接)里面输出过的观点:

圆形表盘的华为HW3

我个人认同圆形表盘的理由是:

虽然矩形表盘的信息获取量更大,但我不认为手表端是需要大量获取信息的设备,需要的是获取关键信息,因此这个优势我个人认为不足以支撑其形态;

圆形的表盘个人认为更好看,更加接近传统腕表,装饰属性更强的同时,也减弱了方表过分的 科技 感和违和感,更加不打扰的设计可以适应更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

由于Apple Watch实在太过成功,市场认知度很高,一枝独秀。以至于「方」和「圆」虽然都是基础图形,但做方的智能手表,客观上多多少少会给人有一种“模仿”苹果的感觉,包括 OW2;

综上所述,就这两款表盘形态不同的表来讲,我个人更加偏向于 HW3 的圆形表盘设计。外观也是我之前入手 HW3 的最大因素之一。毕竟作为显性穿戴产品,装饰性还是一个重要的考虑维度。

当然了,既然我会入手 OW2,证明了虽然两者我更为喜欢圆形表盘,但定然也不至于厌恶方形表盘。

而在一众方形表盘的产品中,OW2 相对来讲其设计与细节层面还是很有「特点」的,比如双曲面设计在提升操作手感的同时,也一定程度提升了整体精致感,并且降低了和AW的撞衫感。

(PS:熟悉光岩的同学应该知道我个人一直很推崇双曲面,包括手机。)

特别是 ECG 心电版本的 OW2,整体的质感会比普通版高出几个 Level,为全系产品唯一采用「316L不锈钢」表体、「陶瓷」背壳和「蓝宝石玻璃」的光电感应元件盖板的版本,整体的质感还是非常出众的,这点的材质运用和 HW3 倒是如出一辙,两者可以掰掰手腕,好不好看因人而异,但所表现出来的质感两者均为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智能手表之一。

OW2 展示

一、【交互体验】

此乃从HW3转换但OW2上,最明显的感知。

形容一下这种感知差,假设AW的体验为10分的话,OW2可以冲到7-8分,而HW3则在5分上下。

首先整体的流畅度上非常好,几乎可以媲美苹果!

当然了,也可以说是模仿苹果。有了苹果这个好老师,OW2 这个学生做起课题来要轻松不少(据小道消息说 OPPO 还挖来了AW 的工程师?),包括交互逻辑这一块,也学的行云流水,加上矩形的表盘,整体也比较符合手机上使用的交互体验。

从结果来讲,非常不错。

其次是动效和视效上,HW3 不知何因,在后续的系统更新中,取消了很多动效和视效,比如通知动画、背景模糊和过度动画等,可能是为了续航,令人诧异。

而在 OW2 上可以说是量足管饱了!客观讲是目前非苹果智能手表中,做的最好的产品了(或许没有之一)。

苹果表表示一脸问号

二、【生态建设】

再来说说生态建设,这个也是目前非苹果系全智能手表的一个「瓶颈」和永远的痛了。更加是所有硬件厂商无法绕开话题,这点两家做的都不能令人满意。

现阶段 OW2 总计上架应用数约64个,当然这个数据是有一定水分的,因为鸡贼的OPPO把一些系统应用也放在了应用市场内。第三方应用差不多在50个上下吧。

目前OW商店上架的所有应用

你可能要问:咦?不对啊,这么来看也没有比HW3体验出优势啊,光数量的话说不如华为还更多呢?!

之所以说 OW2 生态更好的原因主要体现在2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OW2 的应用「质量」和「独立性」更高。

以两者都有的百度地图为例:

HW3商店下载的百度地图存储大小不到1M,而OPPO手表商店下载的则达到44M!这悬殊的差距,在功能性上的体现就是,HW3 上包含百度地图在内的多数应用,依然无法脱离手机使用,功能也相对简单。与其说是APP倒不如说像是「小程序」,更加适用于GT 2PRO这种RTOS系统,比如最近的Amzfit 的 RTOS 设备中也采用了这种思路。HW3 没有体现其硬件优势。

而且华为引以为豪的鸿蒙分布式能力,事实OW和AW同样支持,支持手机关键信息投送到手表屏幕上,比如导航、打车和航班等关键信息。

更加别说像QQ、微信和音乐这种「国民应用」了,华为目前压根没有(不过据称已经在洽谈了,等 HW4吧)。

但需要指出的是,事实上个人并不认为在手表上进行原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完成的工作是多么明智的选择,其真正的意义可能在于覆盖偶发场景下的独立使用,哪怕其使用场景仅占全部场景的1/10,比如手机没电了,或者出门运动等,就可以不带手机,单独用手表与外界保持基本的连接。

但事实上基于 AOSP 的鸿蒙 Watch 是有能力做独立应用的(参考第三方 ADB 应用安装),加上硬件底子在那里,倒是可以期待下后续更新,唯一的羁绊可能是续航了和推进进度了(很显然我等不起了)。

第二个方面是:OW2 的「第三方」扩展性更强。得益于魔改Android的功劳,不必像 HW3 那样顶着鸿蒙的帽子有所避讳(花粉别喷我,这个是华为工程师微博上自己说的),加上不同于HW3为圆形屏幕,OW2的适配要简单的多。可以ADB安装一些不在官方应用市场的app,比如:酷安、B站、抖音等等。

比如第三方应用市场,Etralab

三、【信息展示】

这点不必多言,无论是信息显示密度、排版等方面,OW3的方形表盘都有较大优势。

圆形表盘则几乎只能剧中显示关键信息。

但这点在消息通知等层面的影响并不大,就像我前面说的,手表并不需要接收和处理复杂信息。

可能在应用适配和用户习惯上会相对更加延续手机,普适性更强。同时整齐的排版,也也有助于信息快速获取。

四、【续航充电】

「全智能可以使用4天」

「充电10分钟,使用一整天」

这两句 Slogan 是 OW2 的重要宣传卖点。

对此我验证了下,首先是全智能模式续航4天这件事【是!真!的!】基本能达到3.5-4天

HW3 之前发布会宣传的也是4天(后来宣传页改了3天)但实际使用则只有2天出头。本以为 OW2 估计也会「虚标」,但实测结果是按照我之前 HW3 的使用模型,可以做到4天!

这应该主要是 OW2 容量更大的 510mAh 电池(比HW3多出的60mAh)和其宣传的「双擎续航」有关,这个厂商的宣发视频和测评里介绍的很详细,就不赘述了。总之带来的结果就是 目前全智能手表中顶级的续航水准,我为这句话负责。

快充

再者是充电,在被 HW3 折磨过以后,OW2 的充电速度带来的对比感就像是「龟兔赛跑」。

HW3充满电全程根据不同室温在90 120分钟左右,

OW2大概在40 60分钟上下,基本只需要 HW3的一半时间,甚至更少。

这其中的原因我之前HW3的深测中也提到过,主要是不同厂商对于「有线」和「无线」充电的取舍问题,由于手表体积限制,散热不佳,无线充电的功率做不上去,导致包括HW3在内的所有使用无线充电的产品,充电时间都不短。

反之则是类似欧魅的触点有线充电,没那么“高大上”,普适性也不如无线,甚至可能后续还会有触点氧化问题,但就是能做到「快」「很快」。

我个人是比较认同这种取舍的,所带来的体验提升,利大于弊。

HW3

整体来讲,长续航+快充,是目前电池没有突破性发展的前提下,减轻续航焦虑的最好途径,这点我认同OPPO务实的思路。

五、【性价比】

这点本来不应该放进来说,毕竟不同人对于「性价比」的定义不同。哪怕是 HW3,我也没有认为他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有多贵,有多么割韭菜,需求定义价值,这也是市场化自然竞争的结果,没有好坏。

只是相比之下,OW2 的性价比确实相当高,哪怕是ECG 版本,第三方平台也只需要2K出头。综合产品力,这个价格相对来讲还是比较良心的,看得出绿厂还是想分一块穿戴市场的蛋糕。

六、【设备开放】

虽说一般同品牌内产品生态结合适配最好。

但华为做的还是有些过头了,人为制造设备壁垒不少,用过华为穿戴产品的都应该知道,华为穿戴对于非华为手机的支持非常不友好!特别是iPhone用户,不仅一般功能不能用,续航还直接缩减一半。

会缺失很多核心功能、核心卖点,包括但不仅限于:信息跨屏投送、心脏 健康 研究、睡眠呼吸筛查、一碰传等,详细参看下表。

HW3对非华为手机的功能限制

而OW2这边则会好很多,虽然依然会有些功能依赖于Color OS系统的配合,比如:电竞模式和遥控拍照。但总体来讲,都是些无关痛痒的非核心功能,不影响核心体验。

其实我也不明白,在只有存量设备没有太多新增设备的情况下,华为基于这种半封闭政策的意义何在。

七、【维护展望】

这点就要从我对HW3的心路历程说起了,从首发购买到现在想卖掉,HW3让我从开始的「理解」变成了「不解」,有一句话说就是:「勇于认错,死心不改」

在HW3的使用期间,我与华为工程师线上、电话沟通了无数次,我能感受到他们想做好,态度诚恳,但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我实在是等不了了。甚至沟通中,内部员工也透露出对这款产品的矛盾和不自信。

颜值是真的高

相比之下,OW3有一个不错的产品基础,并且总体上不同于华为在穿戴市场的「守擂方」,OPPO属于「攻擂方」相对来讲会更加积极主动,短期内的盈利压力应该也没那么大。

比如在酷安就有产品经理@Lubia 经常于用户沟通与聆听,在这点上,华为缺失一个更直接的垂直反馈互动通道,总体上还是略显“傲慢”了些。

不过这里有一点也想问问大家,非 OPPO 用户好像用不了OPPO社区app?那如何反馈呢?

八、【其他细节】

自动运动记录、暂停做的比华为要灵敏很多,华为除了时间阈值还有心率参数阈值,很难触发。

还有非本系品牌的链接稳定性也比之HW3要高。因为华为需要安装HMS,同时维持两个后台的稳定性要更差一些。包括HMS的耗电也不容小觑。

再者,可能由于屏幕形态的关系,HW3 的多数高级操作需要在手机上完成,比如睡眠结果查看等等。这点总体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客观上少了一个交互步骤。

OW2 的语音助手也要比 HW3 的小艺要强的多,主要表现在唤醒更容易,同时功能更加强大,基本上接近手机上的小布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的OW2的「好」,自然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作为曾经穿戴市场的王者华为, HW3 在以下层面目前还是要优于 OW2 的。

一、【大 健康 】

「 健康 」作为智能穿戴产品的“独门绝技”,是非贴身的手机做不到的,因此 健康 在智能手表上的表现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点上,得益于华为多年的数据和生态积累,在国内厂商中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其实硬件层面大家都大差不差,说来说去这就是PPG、ECG、血氧以及一些重力感应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准确性也早就可以做到95%以上,差的那1%、2%意义也不大,比如像ECG心电的硬件软件大家也都是好洛维提供。HW3就多了「薛定谔」的体温监测。

OW2主要缺失的还是对于采集信息的处理分析不如华为,在智能穿戴上「软硬一体」非常重要。

那华为如何相对友商产品做出差异化痛点呢?

答案是华为提供了【解签服务】好比是你去庙里摇了个签,至于这个签是上签还是下签则需要请人解签,如果解出的是下签还需要有人给你指点,而华为提供的“解签”项目有:

科学睡眠分析、呼吸暂停筛查;

心脏 健康 研究;

血管 健康 研究;

呼吸疾病筛查(待OTA);

以及即将发布的:

冠心病筛查研究;

高血压筛查研究 。

这些和国内顶级医疗机构或学院合作的 健康 研究项目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给检测结果这串数字“解签”,甚至还提供医疗服务预约、回访等一条龙服务。非常有助于筛查特定高危人群。

以心脏 健康 研究为例,按华为发布的数据:自心脏 健康 研究项目上线以来,截止3月份已经有超过247万的用户参与了这个项目,有超过1万的人员通过这个项目筛查出来存在心律失常高风险,筛查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你别说,我身边还真有朋友因为「呼吸暂停」接到过301医院客服的电话回访。

而OPPO这边,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努力,比如推出了「鼾症监测」和「心率预警」但总体还是差些意思,比如睡眠监测的算法准确性较华为还是不够准,血氧监测的触发阈值也过高,对于ECG心电和PPG心率的解读也不如华为全面等等。

不仅如此,OPPO在「大 健康 硬件生态」构建更是远远不如华为丰富,生态硬件屈指可数。华为经过多年发展,相对已经很丰富了,可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大:比如最近发布的ECG表带、便捷血糖仪等等。

华为大 健康 生态硬件具有压倒性优势

最后再提一句,这次OW2的ECG似乎不像一代那样有二类医疗器械认证,暂时不清楚是因为在认证中还没完成,还是压根就没认证。可以问下@Lubia 。

二、【运动体验】

这里倒不是说OW2的运动监测不准,相反,OW2的自动运动识别、暂停做的要比华为的好得多。可以看出底层算法并不差。我这里说的主要是是指「体验」。

总体来讲,功能性和细节上还有一定欠缺:

比如华为watch可以做到在手表连接手机时,两者协同工作 手机上开始运动自动同步到手表上开始记录心率,反之手表上开始运动自动同步到手机路线等信息实时查看,这点OPPO则不行。

其次是运动记录的数据,相对华为会更加详细和直观。并且在手表上提供的数据也更多,这点在后面的客户端体验中还会再次提到。

华为还有手表端的实时动态线路记录,以及手机端的动态轨迹视频,最重要的是多年积累的运动健身课程非常多。

三、【硬件性能】

总体来讲,

OW2的 4100+Apollo4s+1GRAM+8GROM的硬件配置和HW3的 麒麟710L+麒麟A1+2GRAM+16GROM,在处理器层面半斤八两,差别不大。约等于七八年前旗舰机的性能水准。

但OW2在运存和内存上还是诚意不足,比如1G的运存,在前台开启app时,经常会导致后台被杀的情况,包括即时通讯软件的后台。

再者8G的存储实际使用也并不宽裕,对于这样一只功能丰富的手表,这个存储多少有些捉襟见肘。这个运存和储存的限制,可能会影响这块表生命周期内的后续升级和使用。

这点华为和苹果倒是相当大方,把规格提升到了接近手机的水准。不过虽说华为大方,但在生态上的短板,多少有些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的味道。

四、【客户端App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主观性比较强,仅作为参考。OPPO最近更新的 健康 app客户端总体上还是有明显进步的,但综合来讲和华为的客户端还是存在一定体验差距。

从界面来看

先从首页看。两者的布局思路大体相同。但OPPO 健康 app的功能的聚焦和直达不如华为。

运动界面,OPPO 健康 过分简洁了,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华为运动 健康 app有众多课程,而且质量都很好,完全可以媲美第三方专业app,前期多数为免费课程,最近似乎开启了会员制,不过收费也不高。

从用户体验来看

OPPO缺少「用户激励」

就比如动态视频轨迹来说,这不仅仅是记录,还有社交分享属性。我经常在朋友圈上看到那些每天跑几公里的运动达人赛动态视频,因为运动本质是「反人性」的,需要「炫耀」和「虚荣」去激励。

用户激励这方面华为做的很好,比如「勋章」相比于OPPO会更丰富也更有质感。而且还会每月定期举办运动活动,通过运动达到一定成就。还会时不时跳出小字来鼓励你或者鞭策你,让你感觉与设备有沟通感。

华为的动态轨迹视频

从数据来看。

界面内的数据、图表查看,OW2基本只能看个大概,甚至连拖动时间滑条都没有,而华为不仅可以全屏查看图表,还可以叠加图表,以及拖动时间节点滑块。

从心率、血氧、睡眠等数据展现方式来看,华为的相对要更加直观。OPPO 则“借鉴”AW,但有些抽象。

最后,就是前面提到的由于OPPO的 健康 生态硬件圈刚起步,也缺少华为那样接入多种生态硬件的能力。

五、【IOT生态框架】

其实智能手表作为贴身设备,本来是非常适合作为控制终端的,但无奈OPPO的智能家电生态做的不尽如人意,智能曲线救国通过天猫精灵来控制,但这做带来的是整合性和体验深度严重不足。

举个场景例子:当我在床上看着电视,不经意间入睡,这时候智能手表监测到我入睡一定时间后会自动帮我关灯、关电视,毕竟光线噪音影响睡眠。这就是智能穿戴贴身属性带来控制智能家居结合案例。

六、【其他细节】

AOD就不用说了,想让表看起来更像表,这点必不可少,虽然会影响续航,但在某些场合一块黝黑的屏幕手表看起来还是显得比较愚蠢,不过听说已经在做了。

久坐提醒不灵敏,这点不如HW3,经常我坐了几个小时了也没提醒。还有似乎也没有洗手提醒。睡眠监测我会偶尔丢失数据。

再者就是手表的周边产品匮乏,由于OW2为定制化接口,导致第三方配件表带远远不如采用22mm通用表带的HW3,甚至连一个靠谱的转接22mm表带的转接扣都很难买到。

最后表盘市场这一块,OW2 有所欠缺,基本都是官方表盘,好处自然是免费,而且品质有基础保障。

但缺失第三方开发者,整个表盘的数量和创意还是贫乏了些。希望开放第三方开发工具,打造表盘市场生态。

一、【Children 微信体验】

这个儿童微信的接受消息的逻辑有点BUG,比如我们手机和手表断开连接,但我手机仍然在使用,可以看到消息,等到我去手表上打开微信时,会把断开后所有的微信消息再推送一边,头像单独横跳……

再有一个就是在某些场景,会出现儿童微信的备注,羞耻感爆棚好吧。

最后就是在电脑登陆微信后,如果开启手机静音,等待电脑下线,自然会保持静音的BUG,这里又要友好问候张小龙先生了。

儿童微信终究只能是一个过度方案,看张小什么时候开窍出个正经的手表版吧。

二、【OPPO 健康 细节】

这点还是前面提到过的问题,打造「运动 健康 闭环」,将「课程」、「用户激励」等完善起来。

三、【界面交互层面细节】

这个应用列表界面,我怎么看都觉得吧HW3和OW2的界面互换会更完美???

一个是在圆表里塞进了一个方形列表!

一个是在方表里塞进了一个圆形列表!

不觉得在智能手表寸土寸金的屏幕上,这样浪费四个角很浪费吗?!况且OW2还没有HW3的旋转表冠,使用起来并不能令人愉悦。

说到应用界面,别的地方都借鉴了手机上的操作逻辑,但唯独卸载应用这点,需要点进应用列表,费力找到应用市场,再找到次级菜单再卸载。

为何就不能借鉴手机的逻辑,长按图标后,除了可以移动位置,在四个空出的角上显示一个垃圾桶的标签,直接拖到角上确认卸载。

建议参考三星和华为,给手表增加「手势操作」,比如搓手指打开支付码、握拳接听电话等等。

理由是在智能手表的使用场景上,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双手操作。如果需要调整手姿才能达到,倒不如直接打开放手方便了。(比如我在吃小龙虾)

洋洋洒洒说了一通,那么对于光岩我个人而言,

OPPO Watch 2 ECG版到底如何呢?

总体来说,我对OW2的整体使用感受还是正面居多,在与 HW3 的对比中,不能简单说谁好谁坏,总体来说在需要长期投入的生态建设、 健康 和算法资源上,OW2还是要略逊一筹。

而在手表的基础体验、用户理解和生态建设等层面,则相比于HW3 完成度要更高。

个人观点是: OW2 能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和需求,也更智能化,对于这款产品还是比较满意,可以给到8/10分。

都说安卓世界的「全智能手表」是个坑,

以至于华为出完Watch一代时隔4年才发布第二代,

以至于就算拥有强大粉丝号召力的小米Watch也销量折戟。

以至于各大厂商在Wear OS、魔改安卓、自研系统之间反复痛苦横跳,甚至应用生态还需要一个个去谈。

我对OPPO Watch包括其他厂商只有一个期待:坚持住,道险且长。我相信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随着人们对 健康 生活的日益重视,爆发总会到来。

至于选购建议

我认为OW2可能不是特别适合那些专业运动用户和对于智能生态有一定期盼的用户。

如果对于手表的颜值要求特别苛刻,完全不喜欢方表形态的话那就完全不必考虑了。

应该比较适合对于极客、白领和学生这些年轻人 喜欢折腾,想一定程度摆脱续航焦虑,想要一个智能终端分担一部分手机焦虑的人。在这其中,OW2 拥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我个人推荐。

可穿戴行业已经进入瓶颈期了吗?

有人说是的,因为现在市场上的硬件软件的同质化日趋严重,各家都在补短板和互相借鉴。

而对于用户来讲,似乎智能穿戴产品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有什么强需求来刺激购买,甚至哪怕强如AW,日常使用80%的需求,一个小小手环也能做到。

但我个人还是保持乐观,智能穿戴的瓶颈还远远没到,甚至可能还在瓶底,可挖掘的深度和广度都还非常多。不是因为需求疲软而投入不足,恰恰是做的还不够,才导致需求疲软,不要因果颠倒。

从深度来讲

以智能手表为例,通知、运动、 健康 和智能,这4驾马车,都还未一骑绝尘。

健康 层面各家对于现有传感器的利用和算法优化都还不够,对于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群下的覆盖还不够完全。监测稳定性和多样定制性也还不够。而对于新增传感器,哪怕强如华为,基于体温传感器的「呼吸 健康 研究」也一再延期搁浅。智能穿戴想真真成为个人 健康 助理中心,还有一段路要走。

运动层面更别说了,复杂运动的识别准确性至今仍然是个问题,别看OPPO华为都声称自己有过百的运动项目,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记录心率的「酱油项目」,完全没有指导性和参考性。特别是球类运动。

智能层面就更惨了,除了苹果,智能手表端的生态至今仍然是一地鸡毛。你能想象一个系列产品在发布一年后的迭代产品,应用生态涵盖仅仅增加了几十款app?!安卓(包括鸿蒙)智能手表急需一个厂家联盟生态!

从智能穿戴的广度来讲

目前还未成体系,很初级,智能穿戴中的智能手表/手环占了出货量的大部分,但受限于手表这个品类的独特性,注定在 健康 监测和舒适性上并没有很大优势。

未来可以扩大智能穿戴的广度,比如智能服饰、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甚至于智能内衣等等。全方位做到 健康 监测、智能化联动和运动辅助等等。

因此个人对于智能穿戴市场的前景,持积极乐观态度,手机可能不会消失,但人与智能需求的结合,一定不会只通过手机,而需要包括手机、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的完美体系化结合。

#oppowatch2#

#华为Watch3#

#华为鸿蒙#

#OPPO#

#智能手表#

光岩

2021.11.14

以上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以上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最大的升级之处是小米12应用了第二代2k屏,并且拥有了智能变速屏幕的优势。

众所周知,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小米公司。现如今,小米公司已经公开了发布会的内容,并且直接对标苹果手机。除此之外,IPhone 13系列手机中的高刷屏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并且,苹果公司采取了智能变频的调节功能,从而将手机屏幕带来的高损耗降低到最低水平。

小米12备受关注,2k屏加上智能变速屏幕引发热议

此处指的是高刷新率屏幕的智能调整,而并非真正的加速屏幕的运行。大部分智能手机都不存在着相类似的功能,甚至部分手机直接将手机的屏幕刷新率维持在十赫兹左右,无论是用户使用哪一种场景和应用。其实,这并不能够完全解决高刷新屏幕带来的高损耗,而小米12采用的是智能调控屏幕的技术,从而将屏幕的刷新率调节到最佳水平,反而给人带来了更好的使用感受。

国产手机正在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

众所周知,大部分的科技公司和运营团队都会对新品进行合理的宣传和测评,从而导致每一款手机的性价比得到很好的体现。反观国内手机品牌已经进入了持续发挥原创技术的阶段,多家公司推出的新款手机性价比特别高,更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全球市场。

总的来说,小米12作为小米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旗舰手机,自然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和媒体的关注。现如今,多个视频网站中都拥有了小米12的测评视频,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观看合适的测评视频,从而获得最准确的数据和参考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初恋,爱越深恨越深!诺基亚N9独家评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