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全文)

   2017-05-17 08:27:24 3550
核心提示:文章摘要: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全文)

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全文)

青少年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加强青少年体育、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于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奥运战略、建设体育强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机遇     (一)“十二五”时期青少年体育发展取得明显成就     通过实施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初步建成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框架,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范围扩展,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提高,青少年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普遍向青少年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取得积极进展,青少年体育组织规模扩大、作用明显,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量超过5000个,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成为开展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的重要平台,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项目布局和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县级青少年训练呈恢复态势,在训规模平稳增长,各级体校办学条件改善,创建500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工作为奥运争光和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科训结合和科学选材进一步促进了青少年训练科学化。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取得明显成效,普遍实现“两纳入”,普遍建立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导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运动员文化教育质量水平提高。实施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建设计划成效显著,各类青少年体育人才规模和质量有较大提高。青少年体育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制度更加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改革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教结合、组织建设和训练竞赛制度等方面不断深化。     五年来,青少年体育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但是,青少年体育发展质量与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制约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还需要下大力气切实解决。     (二)青少年体育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加快发展青少年体育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全面小康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重要部署,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体育产业和筹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等新的改革发展任务进一步提升了体育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作用,青少年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建设体育强国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对青少年体育的影响以及青少年体育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矛盾仍然是面临的长期性挑战。总体上看,青少年体育是整个体育事业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环节。“十三五”时期青少年体育要取得更大发展,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承和发扬好青奥会留下的宝贵财富,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的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在“十二五”打下的发展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积极开拓发展新境界,更加奋发有为地把青少年体育全面推向前进。     二、总体要求     (三)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青少年体质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建立完善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主线,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和创造性,厚植青少年体育发展优势,努力构建高水平创新型青少年体育新格局,推动青少年体育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     (四)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加强各级政府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主导作用,切实履行在依法规范、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职责,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推进机制。简政放权,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渠道,激发各类社会主体积极性,积极培育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新型业态,丰富服务内涵,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正确把握当前形势下青少年体育发展新特征,不断创新,通过创新驱动增强青少年体育发展动力。凝聚多方共识,建立协同机制,优化配置各方资源,促进深度融合,形成多方共建的强大合力,发挥整体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实现共建共享。     坚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从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推进,重点解决城乡、区域青少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不均衡问题,以标准化推动均等化,逐步提高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和共享程度。     坚持人才战略、增强发展能力。实施新一轮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建设计划,进一步健全青少年体育人才政策制度,完善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结构,坚持专业化、职业化方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加强各级管理、训练、教学一线高素质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五)发展目标     到2020年青少年体育活动更加广泛,青少年训练基础更加坚实,青少年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城乡、区域更加协调。青少年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形成更加明晰和完善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青少年体育在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巩固、作用更加明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青少年体育素养普遍提高,参加体育活动意识普遍增强,普遍学会一项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普遍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青少年体育活动条件改善,保障能力增强,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服务水平普遍提高,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快速发展,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更加完善,每20000名青少年拥有一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各级各类体校总体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文化教育及训练竞赛体系较为完备,运动项目布局及结构更加优化。青少年运动员在训规模稳中有升,县级青少年训练恢复明显。青少年体育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训结合更加紧密,科学选材水平进一步提高。认定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80个左右,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达到500所,常年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训练的运动队达到3万个以上。运动员文化教育全面实现“两纳入”,文化教学质量普遍提高。体育职业教育制度更加完善,建成出口畅通,与社会需求和市场衔接更加紧密的中、高职体育职业教育体系。     三、主要任务     (六)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     增强青少年体育素养,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宣传先进教育理念、人才观和健康观,积极营造以参与体育运动和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和社会舆论氛围。充分挖掘体育教书育人的多元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青少年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大力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精神,增强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充分宣传普及运动项目文化,培养青少年锻炼兴趣和技能特长,学习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使参与体育活动成为广大青少年自觉的健康行为方式,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     (七)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     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丰富和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创新青少年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活动趣味性和吸引力。积极发挥“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示范引领作用,整合各方资源,打造系列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推动开展“全国青少年体育活动周”,打造“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和“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夏(冬)令营”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支持各地塑造体现区域特色、优势的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大力推动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充分利用青少年足球竞赛、训练营、夏(冬)令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足球活动。积极推广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及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以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提高。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积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青少年中的推广与普及。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国际及地区交流活动。健全青少年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完善校外青少年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青少年校外体育安全指导和监督,开展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安全教育,加强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和使用管理,切实保证使用安全。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     (八)完善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     大力培育青少年体育组织,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完善政策措施,激发社会活力。支持地方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活动,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服务质量星级标准制度,开展国家示范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活动,完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制度和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倡导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塑造项目品牌。支持“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等全国性体育社团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发挥作用。加快“中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合会”注册登记工作。倡导各地发起成立青少年体育联合会。支持各级各体育单项协会发挥专业优势,吸纳更多青少年会员,普及推广运动项目,传授运动技能,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完善运动项目青少年训练营活动制度,继续资助全国性体育单项协会开展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扩大活动规模、提高质量,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完善项目结构和学段结构,做好重点项目、优势项目和民族特色项目布局,营造校园体育传统项目文化,塑造传统校品牌,完善传统校竞赛、培训、评估和资助制度,发挥传统校在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开展活动竞赛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以国家级传统校为龙头,省级传统校为骨干,地市和区县传统校为基础的传统校体系。     (九)积极改善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免费开放或低收费开放,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户外营地等资源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设施增设青少年体育功能区,城市社区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三人制篮球场等应做好向青少年开放工作。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青少年体育条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开发利用,对于面向青少年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予以支持。继续推动开展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创建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创建工作,完善建设及服务标准,增强服务能力,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强研制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标准,开发适应青少年特点设施和运动器械,促进青少年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标准化。     (十)努力提升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青少年人群体育活动状况抽测制度。积极推动将青少年人群纳入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业务范围。倡导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青少年)上岗服务制度,设立青少年指导公益性岗位,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等参与青少年体育志愿服务。建立和完善青少年健身科学普及推广制度,开展青少年体育科普活动和青少年体育科学研究,推广研究成果,布局建设若干个定位明晰、特色鲜明、决策咨询能力强的智库型青少年体育研究基地。开展青少年健身活动状况检查指导。积极开发推广普及程度高、有基础、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鼓励开发具有地域、地方特色运动项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