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

   2023-04-23 15:58:05 网络660
核心提示: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呈现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呈现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呈现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的组合得到的。

教学准备: 球体、圆柱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激发情趣

1、 学生齐诵《题西林壁》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诗《题西林壁》,一起来背诵一遍。

师: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2、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这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个物体,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 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①出示一个球体,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得出结论:不论从哪一个位置看球,都呈现一个平面图形的圆。

②出示一个圆柱,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得出结论:前面看是一个长方形,左面看也是一个长方形,上面看是一个圆。

③出示球和圆柱按照例2的摆法

让学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看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

从左往右看:(板书:左)

从上往下看:(板书:上)

从前往后看:(板书:前)

师:从右往左看(板书:右),你看到什么图形?为什么只看到一个?(因为球被挡住了,所以只看到圆柱没看到球)

从下面看(板书:下),你又看到了什么图形?

从后面看(板书: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图形?

小结:物体摆放的位置,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就会看到不同的图形。从前面看是一样的,从上面和下面看也是一样的,从左边和右边看也是一样的。说明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是相对的。

2、 教学“做一做”

① 出示做一做的图形

师:有可能是由哪两个图形组合得到的?

② 出示换个角度从上面观察得到的图形

师:有可能是由哪两个图形组合得到的?

③ 出示分别从上面,左面,前面观察得到的一组图形?

师:猜一猜有可能是由哪两个图形组合得到的?

三、练习巩固

完成教科书第40页练习八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相 对)

左 → 右

上 → 下

前 → 后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3、培养学生初步的倾听习惯、合作意识和评价意识。

教学重点: 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CAI课件、玩具狗、图片、磁铁、苹果娃娃、计时贴纸、秒表、黄白粉笔、胶带等

学具:教材、反馈牌、玩具狗(每组一只)、不同位置拍摄的玩具狗的照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大屏幕,根据图片来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出示几张动物身体一部分的图片(大象、乌龟、熊猫、斑马),学生猜测。(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整个动物的图片)。

师:大家通过抓特征猜出了这么多的动物,你们真了不起!

师:再猜猜(出示哆啦A梦的背面照),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师:你们要是看见哪个面的照片你就能猜出来呢?

(课件出示哆啦A梦正面照片。)

师:从后面我们的确很难确定,当小朋友看到前面就认出来了,是这样的吗?

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随机板书:观察)

二、小组活动 观察学具

1.出示小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好朋友,瞧!就是这只玩具狗(师拿出一个

玩具狗)。小朋友们,喜欢这只玩具狗吗?它可爱吗?愿意和它一起学习吗?

学生自由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只可爱的玩具小狗吗?瞧!老师特意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

只,请每组的小组长到张老师这儿领一个玩具小狗,把它带到你们组里吧!

(小组长上台领取玩具狗。)

师:请小组长快速地把它放在桌子中间吧!为了大家观察的统一性,请每个组的组长将玩具狗面对着讲台进行摆放。(表扬速度最快的小组)

师:这些玩具狗将和我们一起进行今天的学习,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加入我们小组吧!(师生一起鼓掌)

2.本位观察

师:来,让咱们面对玩具狗坐好,小朋友想一想:你坐在玩具狗的哪一边?学生自由回答。

师:请大家头不要偏,手不要动,仔细观察玩具狗,思考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坐在你的位置上能看见玩具狗的什么?)

生独立观察,教师行间巡视,观察好了在小组内说说。

师:有哪位小朋友愿意站起来向全班小朋友说说?

当有一个小朋友在说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该怎么做呢?(要认真听!)是啊,认真倾听是我们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3.揭示新知

结合学生发言,课件分别出示在不同面拍摄的玩具狗的照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同时教师进行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不过张老师有点儿纳闷了,为什么观察的是同样的玩具狗,大家刚才说的却不一样呢?

结合回答,教师归纳: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玩具狗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同来探讨和学习的新知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把课题板书完整)

4.换位观察

师:前面大家不仅观察得十分认真,而且还特别用心听别人的回答,你们可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小朋友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小狗,下面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观察,好吗?

师:现在你又看到玩具狗的哪个面呢?这回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引导学生回答现在看到了什么面?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师:通过我们前面两次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吗?

教师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5.谁的反应快

学生闭眼想:在正面、侧面、背面能分别看到玩具狗的什么?

活动一:照片找位置。

(1)师:张老师看到大家这么认真的观察和思考,我特别高兴。请小组长上台领取照片,每位小朋友挑选其中的一张照片,思考一下:你拿的这张照片具体的观察位置在哪儿?是在玩具狗的什么面拍摄的?(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拿的照片是哪个面拍摄的,就请用最快的速度站到玩具狗的那个面吧!大家听明白了吗?开始——

(2)组内互相检查,及时纠正。对最快的小组给予表扬和肯定。

活动二:跑动找位置

师:为了检验一下大家是不是真的学会了观察物体,咱们来做一个游戏,你们说好不好?这个游戏叫做:比比谁的反应快!

老师这儿也有很多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小狗照片,我任选其中的一张,请小朋友们根据照片想想拍摄的位置在哪儿,并快速的站过去。好吗?你们对自己有信心吗?

(课件出示画面:比比谁的反应快!分别出示:后面、前面、侧面,)

学生快速跑动。

师:大声说你们现在站的是玩具狗的什么面?

师:你们真是一群细心又聪明的孩子。你们个个都是反映最快的孩子,真了不起!(教师竖起大拇指)

6.全面观察

师:刚才咱们不管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还是换了位置以后,都只能看到了玩具狗的一个面。如果能让每个小朋友全面地看到小狗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叫过瘾呢!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看到玩具狗的前后左右四个面吗?请大家开动你们聪明的脑袋想想吧!

学生汇报,根据回答的先后,随机进行教学。

生1:四人换座位。(让学生演示方法。)你真是个小小观察家!

生2:也可以把小狗转一转。

教师说明:(课件展示玩具狗旋转一圈的画面、每个画面稍作定格。)这是在小狗的哪个面拍摄的?学生随着画面的变化一起说。

师:你是不是也看见了玩具狗前后左右四个面呢?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大家发现了:要全面的观察物体可以围着它转,从四处看也可以让它给我们转一圈来进行观察。

师:如果是一些较大的物体,小朋友们想一想,那应该怎么办呢?

师:是啊!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

三、拓展运用 激励创新

1.猜一猜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大家都知道了怎样去观察物体,而且还能判断出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分别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准备好反馈牌,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眼力大比拼,用反馈牌来判断一下大屏幕上这句话说得对不对?

逐一出示图片,学生利用学具袋的反馈牌进行评判,指名说理由。

师:小朋友们,我发现大家的都是眼力不凡的孩子!用掌声对自己刚才出色的表现表示一下祝贺吧!

2.课间活动

师:今天大家学得都特别的认真,特别的带劲。大家也有点累了,就让我们休息一会儿,放松放松,随着大屏幕一起去我的家乡南昌瞧瞧!好吗?那就让咱们随着大屏幕一同出发吧!小朋友们可以边休息边欣赏.

课件播放南昌风光图片,画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学生在音乐和画面中欣赏休息。

师:你们觉得我的家乡美吗?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去张老师的家乡做客!其实啊,在这些照片中的画面也是从不同的位置进行拍摄的,可以说这也是我们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3.做一做

师:只要大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本、铅笔盒、书桌……都可以作为我们观察的对象。瞧!小明它们也在观察物体呢!(课件出示摞书的图片。)

师:看一看,你知道他们分别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吗?

师:请小朋友拿出课本,自己动笔来连连线吧!

课件同步出示图片,展示连线的正确答案,集体反馈。

师:你们都是这么连的吗?全部连对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吧!祝贺你们!

4.宝盒游戏

师:(课件出示哆啦A梦的照片)看到大家今天学习这么认真,表现这么出色,哆啦A梦也为我们高兴呢!瞧!它还给咱们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三个宝盒,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你想先来打开几号宝盒呢?

宝盒一:(话外音:三位小朋友准备乘车去游乐园,他们所站的位置都不相同,在他们的位置上分别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个面呢?)

学生自由判断,多让几个学生说说,鼓励说得完整的学生。

宝盒二:(话外音:小朋友们,我的小主人最近给我做了一个新房子,瞧!小主人还给我的新房拍了照片呢!你知道这些照片都是从我的新房子的哪个面拍摄到的吗?)

(话外音:你们真是太棒了!看来大家都是观察物体的小能手!)

宝盒三:(话外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自由发言,生生评价。

四、知识介绍  全课小结

师:今天张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不同形状。

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毛绒玩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这几张照片,是哪里呀?看小朋友上课多认真,同一个教室,为什么拍出的照片不一样?你能看出哪一张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哪一张是在教室后面拍的?从哪看出?

2.这两张照片都是拍的校门,你能看出哪张是在校门外面拍的?哪张在校门里面拍的?

3.小结揭题:同一个地方,同一个物体,站在不同的位置去看,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察物体

二、活动感知

1.找个学习认真的小朋友发奖品,并拍照留念。(指生站在讲台前)

站在前面,老师这样拍,会拍到他的哪一面?小朋友,你们在他的哪一边?看到他的脸朝哪边?老师站在这里,你猜,老师看到他的脸朝哪边?为什么是相反的?

(老师当堂拍出照片,在投影展示。)看,是不是跟小朋友想的一样。

2.学生分组活动。拿出每组观察的物体,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并在组内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指一组上台向全班汇报

3.学习例题

小猴也喜欢拍照,4个小摄影师帮他拍了照片。你能看出下面这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学生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谁的位置看小猴和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谁看到的是反的?)

4.小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汽车图(学生说说)

2.飞机图:猜,这是什么?这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判断谁看到的哪一幅图?为什么?

3.看长方体

4.刚才我们看的是静止的物体。运动中的物体看起来也有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

5.指四名学生上台,看杯子,找相应的图片。

四、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判断观察物体的位置时你有什么小窍门?

2.老师总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物体要全面,不能像“盲人摸象”那样闹笑话。

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说课稿

昨天四年级开始学习观察物体,结合之前的预习单,看学生通过做光学实验得到的认识,发现太阳帆不仅动手能力强,还特别善于观察和总结概括。

针对第一个问题:在一个漆黑的屋子里,准备一个灯泡,各种常见的几何体,将几何体的影子投在墙壁上,看看自己能够发现什么规律?可以通过画图、文字描述等方式,将规律写下来。

海粟说:转动图形,它的影子会变化,影子的大小由距离决定。发现同样规律的还有大庸、嘉成、宝峰、子恒。而嘉佳发现了,不论是什么样的几何体,它们投在墙上的影子都只是物体本身的一个面,影子是平面图形。方灏和宜镁也发现了这一个特点。这几位同学不仅善于观察、会思考总结,特别是方灏和大庸,图也画得很有水平。因为这是点光源,大庸和方灏都准确地抓住了这一点,画图的时候也非常认真细致,方灏说得都有科学家的水准了:灯泡是点光源,偷到墙壁上的是立方体放大的切面。这样的精确认知也非常了不起呢。

针对第二个问题:将上面的灯泡换成“平行光源”(激光灯,或者将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通过折射之后形成平行光…),重复上述实验。

这一次思维灵活善于思考的方灏发现这个平行光源照射下立方体投射到墙面上的依然是它的切面,只不过这次的平面图形是和原立方体的一个面等大的。珺阳、宝峰、子恒、也同时发现了这个特点。

特别爱做实验的柏燚同学给我发来语音信息解说他的发现,他说的跟上面的同学发现的一样,而其他还发现了这两个实验也是有关联的:如果不考虑影子大小的变化,只要几何体的摆放位置一样,在两种光源下的投影形状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太阳帆们还要进一步学会综合对比看问题哦!柏燚真的是很有科学综合思维的孩子啊!

针对第三个问题:将前一阶段的光源想象成自己的眼睛,从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几何体,想象这些几何体在后面墙上的影子是什么形状?

珺阳看来确实是扎扎实实做了实验,她发现了它们全都变成了平面图形,宜镁、宝峰、思远、子恒、方灏、大庸、嘉成、楚薇、海粟也都有了相同或相似的发现。他们不仅发现了规律还认认真真地把它们都画了出来,并且按照要求用文字进行了描述。认真的人最闪亮,为他们点赞。

前三个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再次给大家做了演示,当我们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验证我们的发现时,这是求证的过程,也是我们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也都很兴奋,因为这样的发现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参与得到的,自己付出了劳动和思考最终获得了惊喜,这份收获是格外珍贵的!

针对第四个问题:面对一个长方体的纸箱子,你可以从哪几个角度观察它?如果仅仅想了解它的外部轮廓的大小,你最少需要几个观察角度?为什么?

我看到预习单上宝峰、楚薇、宜镁、天乐、嘉成、大庸、方灏的发现和陈述都很详细,而且很准确到位。思远还专门画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平面示意图,而大庸则画出了一个长方体的透视图。果然都是出手不凡的少年啊!通过课堂上再次观察事物长方体纸箱,我们发现了长方体纸箱有6个面,一次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最少可以看到1个面,所以要了解它的外部轮廓大小,我们只需要三个角度就可以了——前、后两个方向中选一个(从前面看),左、右选一个(从左面看),上、下选一个(从上面看)。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观察,我们还当堂做了另一个实验: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和一个圆柱体,当长方体的底面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时,我们通过平行光源投影,看到从前和左两个角度观察,它们的投影形状完全是一样的,都是长方形。这下大家对观察物体的角度究竟有几个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体认,对于圆柱体和圆锥体,其实只要看上面和侧面就可以察知整体轮廓,而对于长方体、正方体要确定至少三个角度观察。【此处实验,没有考虑球体】

我们的课堂也就从这里正式衔接到教材的例题上,进入课本内容的学习。

【附学生预习单】

由于有了充分的预习,孩子们的理解和反应都很快。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立体小方块,大家对例题一很快就做出了判断。

摆实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判断出每个角度看到的平面图,两道例题练习之后,大家讨论总结出了以下要点:

这个过程非常顺利,接下来再通过两道练习例题,我们实物操作之后,谈论观察方法,得出如下结论和注意事项。

一节课上到这里结束,也刚好下课了。这一节课整体感觉还是比较流畅的。我觉得运城团队的课程资料包的预习单设计确实非常好,从问题产生的本源处看问题,通过设计光学实验,让学生体验浪漫的投影现象,点光源和平行光源投射下观察立体图形的投影特点,然后过渡到肉眼观察,最后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判断出察看一个立体图形外形轮廓至少需要的角度和特殊物体【圆柱体】的情况。通过这些预习题,学生前期的自我学习也非常投入,对课堂上的学习也很感兴趣,最后过渡到教材中的例题学习,其实这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所以,第一节课,我们的容量看似很大,其实进展很快。预习做到位了,课堂自然就高效集中了。

本节课直接进入第二阶段,即根据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动手操作摆出实物图形,进行各种创造。这一节课大家的动手积极性很高,每个人也都很投入。

根据由简到难的顺序。第一道练习题动手操作开始前,我们一起观察平面图形,第一步明确了确定观察角度之后,要摆出实物图形,第二步就必须要确定好数量。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明确,最少需要多少个单位小木块。学生理解题意和问题后,就可以展开创造。通过课堂实际操作来看,学生的创作真的很丰富。重点展示创意丰富多样的作品,学生很受鼓舞。每展示一种图式,就顺便让和这一创意相同的同学举手,同时老师巡视学生,确定大家的创作是否正确。第一轮,没有发现错误操作。

第二道练习程序同上,也同样没有发现错误操作。

第三道练习,聪明的同学直接把第一次摆过的实物图形调转一下方位就可以了,也有重新创作的,同学们脑洞大开,玩得很过瘾。这个过程中,规则说好,学生普遍很自觉,没有违规现象。

第4道题,这里出现了一点挑战,操作前我们一起读题,看图形,首先讨论和前面所摆图形的差别,大家发现了这里出现了两层,第一层至少需要4个单位小木块,第二层一个,但是第二层的这一个要注意它的位置,也就是和第一层的右边第二个要在同一直线上。明确了这些细节之后,大家开始创作。没有人出错。

前几轮的操作也许太顺利了,这时候学生开始有点得意,但是紧接着的这道题,分析之后大家也没觉出有挑战,可是在操作过程中,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特例,岳成摆的实物出现了漏洞,我拿过来给大家展示。岳成的实物图的问题在于,第二层的两个木块,他把右边第二个放错了位值,放在了和第一层第三个木块相同的直线上。这个问题大家很快就发现了,然后请同学帮他修正。

第6题的操作,看似简单,其实要注意第一层第二个木块的方向问题,因为左右相对,这个“小尾巴”的方向就很重要,这也是学生作业中比较集中出现的问题。经过讨论提醒,大家在操作过程中都比较顺利,可是岳成还是摆反了方向,又成了一个很好的示范,通过大家的纠错,他也再次明确了这个知识点。

第7题挑战比较大。大家很兴奋。肯定要先讨论操作前的注意事项,从哪个角度进入操作很关键,不过这也不是绝对因素,大家根据个人习惯。注意每个角度的平面图形特征,然后确定数量和不同层次小木块的关联位置,也很容易的。但是我们需要一种最简洁的快速高效的摆法,那就是要确定用最少的木块摆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于是大家讨论开了,有的说要7块,有的说要8块,于是展开实验。最后启炎用7个小木块摆出了符合要求的图形。答案不言自明。这里要注意的点就是,前面的第二层又第二个小木块和从上面看到的第二层又第一个小木块,它们的位置,如果用最少7块小木块来摆,正面第二层其实不需要添加木块,左边的平面图摆法也同上。至于要添加木块继续创作,那就自由选择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明白了,要摆出符合条件的图形,我们可以确定最少的木块数量,但是最多的,那就没有定数了。

这一节操作课,很顺畅,时间把握也不错。练习过程中,讨论总结操作的注意点,结合上节课的知识,最后我们进行总结: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附部分学生作品】

四年级的观察物体和五年级的观察物体有什么区别

【说教材】

观察物体这一内容在2011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三次。

分别为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以及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纵向对比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观察物体,教学内容呈现递进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二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和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第二层次,四下,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第三层次,五下,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

综上所述,教材编排先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的形象,头脑中建立表象,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进而分辨不同方向观察例题图形而得到图形。进一步,由建立的几何直观进行空间想象,通过逆向推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例题图形。如此。在整体目标要求的统领之下,层层分解,拾级而上,螺旋式上升编排。

2.横向对比

再来与2011年版本的苏教版进行横向对比。观察物体在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观察物体》,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二上,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统一物体,体会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四上,例1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常见物体,例2从前面、右边、上面观察简单的几何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例3观察稍复杂的几何体,并表示看到的形状。人教版五下的,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教学内容,直接放在了课内习题中。

通过2个版本教材的深入对比,发现观察物体这一内容其实相差不多,苏教版只是在第二学段的加深了课后习题的难度。

那么,基于大概念、整体性的教学视角,尝试将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观察物体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

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简单几何体的形状,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到的图形可能相同;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看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之前,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对现象的表述不够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认识。

最后,本节课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的过程,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物体的立体形状。

2.通过对物体的观察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推理、概括、想象、猜测等系列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空间”与“平面”的互逆推导,加强学生对物体空间与平面的深度认识,渗透变与不变的哲学思想,养成多角度观察及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

重点: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组合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难点:根据平面图形推测拼搭物体。

【说教学过程】

  一、 生活化激活旧知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欣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感知从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二、 多层次动手操作

第一层次 (一)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1.摆一摆

(1)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尝试拼摆:

(2)依据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动手拼摆:

(3)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继续拼摆:

第二层次

(二)探索4个    组成的其他几何体

1.拼摆几何体

(1)小组合作:

(2)学生展示:

2.画一画

3.归纳总结

第三层次 (三)根据平面图形拼搭相应的几何体

一个物体,我们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可以画出看到的图形。反过来,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你能想象这个物体应该怎么摆吗?

1.想一想             

(1)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多可以摆几块?不摆,只想象,你想象到了什么物体?

(2)最少需要几块?

(3)小组合作:

①摆:用9块正方体摆出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几何体?

②想:这9块小正方体怎么摆,就可以符合这两个条件?

学生小组合作、拼摆、展示。

2.联想

3.沟通联系

四年级的观察比较直观,五年级的观察比较有难度,1.一般我们可以分别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来观察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图形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图形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图形叫做俯视图。个物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统称为这个物体的三视图。2、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往往是不同。从正面看,看到的图形不一定与从反面看相同。从左面看,看到的图形不一定与从右面看相同。从上面看,看到的图形不一定与从下面看相同。3、如果要画出物体的三视图,我们可以想象对应的方向上有一个平面,然后把物体投影到平面上,则这个投影就是我们要画出的图形。

以上就是关于四年级数学《观察物体(二)》教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