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周边值得一去寺庙

   2023-04-19 18:50:27 网络510
核心提示:导语:拉萨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时间不限,我觉得玩一两个月,都不能玩完,我好些朋友,就因为喜欢上拉萨,就留在了那里,成为了“拉漂一族”。有些特定的节日,例如哲蚌寺的晒佛,藏历新年,雪顿节,燃灯节等,需要自己根据当年藏族节庆的

拉萨周边值得一去寺庙

导语:拉萨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你时间不限,我觉得玩一两个月,都不能玩完,我好些朋友,就因为喜欢上拉萨,就留在了那里,成为了“拉漂一族”。有些特定的节日,例如哲蚌寺的晒佛,藏历新年,雪顿节,燃灯节等,需要自己根据当年藏族节庆的日子去才能碰上。

拉萨周边值得一去寺庙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只有有限的假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一些符合自己兴趣的线路进行游玩。

这里列一些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玩的地方:

1、布达拉宫

我个人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因,虽然多次去拉萨,却始终没有去瞻仰这座西藏最有名的宫殿,第一次去是因为钱花的差不多了,手头拮据,每分钱都要算着花,没舍得。后面几次,则是因为整天在拉萨和一帮朋友混,拖着拖着就没去了,纳木错也一样。

其实最大的原因,则是因为总觉得这两个地方太容易去,以后想去总有机会,就当作留一个下次再来的理由吧。

个人建议还是很值得去的,布达拉宫最早是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占地10万多平方米,光看外表,就感叹于其雄伟,而内里则是珍藏了许多文物,是藏地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有时候,我会假想自己进去了那座雄伟的宫殿,想象当初为了民族而离乡别井来到这里的文成公主,那是怎样的一种思乡离愁。世间男子大多把失败的缘由归咎于女子身上,却忘了她们也曾经在民族存亡的关头所付出的代价。

布达拉宫旁边的邮局前面,有一个酸奶摊子,非常好喝,我在拉萨的时候,每天都会到那摊子喝一杯酸奶

2、大昭寺

大昭寺是位于中国西藏拉萨市中心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位于拉萨的寺院。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对于我来说,大昭寺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它前面的广场,我非常喜欢和朋友们打一壶奶茶,在广场前晒太阳发呆,看着虔诚的藏民,在那里心无旁骛的磕长头,他们很多都是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从各地磕长头来到拉萨,还要在此磕20-30万个长头,才算是完成一次朝圣。

3、八廓街

八角街是拉萨最具特色的一条闭环街道,进藏的游客没有不去逛荡逛荡的。八角街是"八廓街"的音误。八角街位于古城拉萨的中心,是拉萨本来面目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也是旅游者到拉萨必去的购物地点。

对于喜欢购物逛街的朋友,这是一处很好玩的地方,这里除了有藏族本地特色的手工艺,还有来自尼泊尔和印度的,不过现在大多都已经是内地的厂商生产了,而一些古物珠宝之类的,大家可要留个心眼了。

4、色拉寺

色拉寺全称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北面3千米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脚。“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色拉寺故而有“野玫园寺”之称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也是培养武僧的寺院,类似于内地的少林寺。

色拉寺最具特色的就是这里的'辩经,你看着他们的动作好像打架一样,其实他们是在激烈的通过争辩的方式来加深对佛法的领悟。

我很喜欢他们那专注的态度,这种通过激烈的争辩而来的领悟,或许比我们习惯了的文雅的拐弯抹角的夸奖,更能够对人有所提升。

5、哲蚌寺

全世界最大的寺庙——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哲蚌寺,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号称为世界最大的寺院。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

我尤其喜欢哲蚌寺的晒佛节,每年的这个时间,就有无数的信徒赶到这里,除了看晒佛,还可以看藏戏。

6、喝甜茶

在拉萨发呆的时光,其中一个很好的点就是喝甜茶,老光明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店,很多藏族人在这里,甜茶很便宜,甩10块钱在座上,就可以喝一下午了。那会我们除了在大昭寺广场晒太阳,在拉萨河边玩耍,其他的时间,大多浪费在了甜茶馆里,时间似乎停滞在那一刻,没有世事的烦扰。

拉萨看庙:走街串巷看拜佛,一上午看五座寺院,它们都藏在民宅中

拉萨三大寺分别是:

1、哲蚌寺:

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

2、色拉寺: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处处,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

3、甘丹寺:

噶丹寺,位于拉萨市达孜区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

西藏的三大寺指的是哪三个?

我三月一日飞到拉萨,要在这里停留12天。

这是我第三次进藏,前两次自驾,总觉得有些赶,而这一次完全是随性的,我把它定性为“看别人的信仰”之旅,主要是想看看庙、看看拜佛。

除了大的寺院,我还想看看遍及拉萨市区的小寺庙,那些外人知道不多,而香火又很浓重的地方,随便地走走。

1、喜德寺:废弃的寺院,仍是国家级文保单位

到拉萨的第三天,早上我圈定了两座寺院,要去看看。

这两座寺院就是喜德寺和小昭寺,它们的距离不远,而我住这里走过去也就十几分钟。

这两座寺院,小昭寺好理解,有大昭寺做比对,而喜德寺呢?其实过去前我一点也不知道。

好在路不远,慢慢地就走过去了,喜德寺近,它在一个小巷子里。

走到跟前才发现寺门不大,而门口有石碑,它是国保单位。

但进门我有些蒙圈,怎么这些电表啊?难道寺院用电也算得这么仔细吗?

院子很大,四周一圈都是两层的房子,却非常杂乱,这里一点也不像寺院啊!

向北走中间一个大房子像是寺院的经堂,但是前面有铁门拉着,锁头锁着。

我问一下院子里一位像是管事的大姐,这里啥情况,她说寺院早就不用了。这里没有僧人,四周住的都是普通的居民,“喜德寺”不存在了。

一个不存在的寺院还是国家级文保单位,这让我好奇了,马上查它的资料,大惊了。

这个寺院可了不得,建于公元九世纪初,也叫“喜德林”。

喜德寺是拉萨的记忆,它非常的古老,被称为拉萨的四大林之一,这里的“林”是指西藏四大活佛在拉萨的府邸,而这里住的是显赫僧侣。

据说当年这里特别的辉煌,后来由于权利斗争,这里几次被毁,饱经动乱之殇,最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虽然寺院破败了,但留下很多传说,甚至说它的地下有地道通往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2、策门林寺:一座特别古老的寺院,藏在民宅中

出了喜德寺,我沿着小街巷往小昭寺方向走,不想在一片居民住宅中,又发现了一座寺院,就是“策门林寺”。

这完全是大隐于市,隐于居民区中,而且门脸也不大,非常容易让人忽视。

但是这庙虽然不大,但来头也不小啊。拉萨 历史 上有“四大林”:丹杰林、策门林、公德林,喜德林。“林”指西藏四大活佛在拉萨的府邸,都是 历史 悠久而宗教地位显赫之处。而此策门林寺的“林”不也是四林之一吗?

由于寺庙只能拍外面,所以只能提供一些外表的图片,而寺庙内深厚的 历史 、精美的佛像、古老的壁画,还有僧人们念经的场面都不能拍,只能存在脑海里了。

这里有个有趣的事要说一下,进藏传佛教寺院有两个规矩:一是脱帽;二是脱鞋。

结果我脱了鞋进入经堂,走在水泥地上,这也太凉了。很快我就发现拜佛的人很少有脱鞋的,都是穿鞋的,我赶紧跑到门外,也把鞋穿上了,可能是冬季的原因,不需要脱鞋,真的太凉了。

这个寺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古老和岁月痕迹。

特别是墙上的壁画,年代都很久远了,而寺院里的一些家具和用品,以及门窗就太有远古的味道了,看得我心里直痒痒,这要是允许拍照,太有感觉了,这座寺院是我看到最有味道的寺院之一。

但这座寺院 历史 并不长,是清代建筑的,由于曾为清朝乾隆皇帝祈祷长寿,道光皇帝给它起名:策门林。“策”意为寿命,“门”意为愿望的意思。

这个寺院我是特别喜欢的地方。

3、次巴拉康寺:香火特别旺盛,拜佛人太多,拥挤着走不动

再往前走就是小昭寺了,这里我犯了一个错误,误把边上的“次巴拉康寺”当成了小昭寺,随着拜佛的人群走进去,还疑问怎么没有人收票呢?

次巴拉康寺紧挨着小昭寺,这寺院的面积更小啦,但是拜佛的人特别多,人们只能拥挤着进入,簇拥着前行。

由于要给佛前添油、供奉青稞酒和茶,所以这里都是缓慢的移动,这个寺院也很古老,或许就是这样慢慢的岁月加持了。

由于这里供奉的是无量寿佛,所以特别受欢迎,拜佛的人多,除了给自己,也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求拜。

后来我上到了二楼,这里有藏经院,拜佛的人也要少一些。

这里我看到了一位老僧人在窗前侧坐着,大声的念经,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他的身上,满满的温暖,老人看着厚厚一本书,大声的念,似乎并不是很熟练,有时略有停顿,但又认真地读下去。

由于是藏文,我听不懂,但我在一边默默地看他读书,内心很感动,这一画面在我心里太唯美了,以至于我站了十几分钟,就听他读,都不想离开。

我这次来拉萨就是想看看寺庙、看看僧侣、看看拜佛者,看看他们的信仰,藏传佛教在一千多年里,就这样暖暖地走过,覆盖了青藏高原,又走了很远很远......

4、小昭寺: 历史 久远,超过大昭寺,可惜多次被毁

终于到了小昭寺,我已经知道这里是要门票的,所以直接走向窗口去问“门票多少钱?”

这里同大昭寺不同,拜佛与游客是走一个通道,由于这个季节游客特别少,所以门前都没有人拦截,我完全可以同拜佛人一起进去,但我还是选择了买票,这也是我今天进寺院花的唯一费用:30元。

小昭寺始建于7世纪中叶的641年,是由**公主奠基建成的。 历史 非常久远,小昭寺现有建筑面积虽然不及大昭寺,但也有4000平方米,在市区,也算是大的寺庙了,而它的 历史 意义太重要了。

小昭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的身像,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参拜,另外这里还有诸多珍贵文物。到处都是金银珠宝,富丽堂皇,让人瞠目。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昭寺虽然 历史 悠久,但是由于火灾,几次重新修建,所以现在的建筑并不久远,而墙上非常精美的壁画,也是 历史 不长,有很多现代的绘画技法。

相比大昭寺,这里规模小,拜佛的人也要少一些,虽然这里的佛像非常精美,而且文物的价值高,很多由黄金铸就的佛像和器物,显得珍贵和难得一见,但就氛围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古老一些的寺院。

看了这几个寺院,虽然小昭寺花了30元门票,但却是我停留时间最短的寺院。

5、丹杰林寺:邂逅的寺院,也是四林之一

一上午逛了四个寺庙,感觉有点累了,出小昭寺我休息一下,想返回了,顺便看看老城区的小街巷,看看这里的居民区和传统藏式民居。

转一下发现这里的民居都是以“院”单位小区,一栋楼就是一个院,完全是方方正正的,而这里的房屋大部分都是四层高,这样站在房顶,都可以看得见布达拉宫。

结果我又看到了一座寺院:“丹杰林寺”。

前面已经说过,它是拉萨的四“林”之一,竟然让我邂逅了,那一定要进去看看了。

丹杰林寺大门口有卖供奉品和祭祀用品,一般人拜佛都要供奉酥油,在佛前添油,另外还要奉献青稞酒和茶。这些都有卖,都是正规的供奉品。

进了大门要走很远的深巷,然后上楼,看见正在燃香(煨桑),烟火气很大。

据说丹杰林寺是拉萨最有名的许愿地,这里敬佛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用钱、也可以用鲜花,还可以用酒敬佛。然后认真地许下心愿,心想事成。

丹杰林寺是在二楼,而下面似乎是一个餐厅,在二楼平台上看得很清楚,也让人觉得更加烟火气。

而丹杰林寺内供奉的普贤菩萨,也是以蓝和白双修像的造型出现,很奇特和与众不同。

一上午逛了五家寺院,这个季节游客太少了,或者说我在寺院里看到的都是拜佛的人。

虽然游客少,但是拜佛人依然拥挤,这其中以中老年人为多,甚至很多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他们顽强地走来,在佛的跟前礼拜述说。

他们都是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啊......

格鲁派六大寺庙是什么?

西藏的三大寺指的是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

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这三座寺院位于拉萨附近,合称拉萨三大寺),扎什伦布寺(位于后藏的日喀则),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附近),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

扩展资料:

藏传佛教寺院以格鲁派为最宏大、华丽,均有极宏伟宽大的经堂大殿。中国格鲁派六大寺分别是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这三座寺院位于拉萨附近,合称拉萨三大寺),扎什伦布寺(位于后藏的日喀则),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附近),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夏河县)。

甘丹寺,位于拉萨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犹如一头卧伏的巨象,驮载着布满山坳、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充分体现出传统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因地制宜,寺庙傍山而立,群楼重叠,巍峨壮观。该寺是黄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庙,它是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亲自筹建的,可以说是格鲁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赐名为永寿寺。

哲蚌寺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州,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它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十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 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拉萨北郊3千米处的色拉乌孜山麓,周围柳林处处,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有许多僧尼小寺环绕其间,寺东和寺南有普布觉寺、米琼热尼库寺、贡巴萨寺、帕奔岗寺、扎西曲林寺、曲桑寺、嘎丽尼姑寺;寺后还有珠康日却、色拉却顶寺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色拉寺

格鲁派六大寺庙是前藏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汉语中俗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

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的特点

1、甘丹寺,既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又是格鲁派的祖寺,同时属于拉萨三大寺,坐落在今拉萨市东北约30多公里处的卓日沃切山腰,现已通车,它是宗喀巴亲自于1409年建造的第一座格鲁派寺院。

宗喀巴当时以甘丹寺为宗教活动中心而创立了格鲁派,甘丹寺住持以甘丹赤巴(法拉)的方式继任和延续,没有设立活佛转世制,首任赤巴为宗喀巴,第二任是宗喀巴首座弟子贾曹杰,至1954年已传至第九十六任赤巴。

其僧侣人数在历史上定额为千三百名,甘丹寺在文革中被仞底拆除,从1980年又开始重新修建,目前已初具规模,现有277名住寺僧人佛、菩萨、鬼神、诸天和中国佛教的名寺名山。

3、哲蚌寺,既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又是拉萨三大寺之首,它是宗喀巴的弟子降央典杰于1416年兴建,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10公里处的格培鸟孜南坡的山坳里,哲蚌寺主要由噶丹颇章,大经堂和罗赛林札仓、德阳札仓、郭芒札仓阿巴札仓四大学院组是藏族地区规模最大。

历史上僧侣定额为五千五百名,目前,色拉寺香火旺盛、门庭若市,朝拜或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色拉寺现有327名住寺僧人。

3、哲蚌寺,既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又是拉萨三大寺之首,它是宗喀巴的弟子降央典杰于1416年兴建,坐落在拉萨市西郊约10公里处的格培鸟孜南坡的山坳里,哲蚌寺主要由噶丹颇章,大经堂和罗赛林札仓、德阳札仓、郭芒札仓阿巴扎仓四大学院组是藏族地区规模最大。

僧侣最多,级别最高的大僧院,特别是五世达赖在哲蚌寺建立著名的噶丹颇章政权后,哲蚌寺在政教事务上享有特权。其最高僧职为措钦赤巴,在历史上其僧侣定为七千七百名,但最盛时达万余人,目前,哲蚌寺仍不失为藏族地区最大的寺院之一,现有427名住寺僧人。

4、扎什伦布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它是宗喀巴的弟子即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的根敦主巴于1447年兴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西郊,扎什伦布寺殿堂林立、规模宏大,而且该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像,即弥勒大佛像,寺内还建有历代班禅的灵塔殿。

僧侣人数在历史上定额为四千四百人,扎什伦布寺为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在藏族地区享有崇高的地位,目前,扎什伦布寺依然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在日喀则地区乃至整个藏区都算得上大型寺院之一,现有786名住寺僧人。

5、塔尔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青海离西宁市仅26公里的湟中县城,此处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为纪念这位宗教领袖而建造这座著名寺院,所以,塔尔寺在藏传佛教界尤其在格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

塔尔寺,藏语称格奔强巴林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实际上,塔尔寺是一座从小到大逐渐形成的格鲁派大僧院,它是由当地高僧仁钦宗哲坚赞于1560年修建的一座静修禅房,后来于1577年又建造一座弥勒殿,并经后人的不断扩建而形成。

塔尔寺主要由大经堂和显宗学院、密宗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四大学院构成,最盛时僧侣达三千六百多人,特别是该寺的绘画、堆绣酥油花,被称为艺术三绝,驰名中外,总之,塔尔寺是一座融合藏汉建筑风格的藏传佛教寺院。

目前,由于塔尔寺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交通便利,成为青海省最主要的宗教圣地和旅游胜地,现有500多名住寺僧侣。

6、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甘肃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它是第一世嘉木样·俄旺宗晢于1710年兴建,位于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区夏河县城西郊,依山傍水,对面山坡松林苍翠,环境十分宜人。

拉卜楞寺主要由大经堂和闻思学院、上续部学院、下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药学院、喜金刚学院六大学院组成,最盛时期憎侣达三千六百多人,由于拉卜楞寺学制健全严谨,学僧辈出,在藏传佛教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拉卜楞寺寺主是历代嘉木样活佛,现已传至第六世,即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目前,拉卜楞寺已成为安多藏族地区最大的宗教圣地和文化中心。

以上就是关于拉萨周边值得一去寺庙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