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的好处有哪些?

   2022-09-26 16:02:03 网络300
核心提示:集体备课的好处1、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课每一节都经过讨论,重难点

集体备课的好处有哪些?

集体备课的好处

1、集体备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是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一课每一节都经过讨论,重难点,教学方法,都说的很清楚。大家在集体备课中更能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集思广益,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一来,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屮少走了很多弯路,个人素质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2、集体备课,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特别是我们所教的语文课,如何把握教材、如何创新方法,心中常感惴惴不安,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有时甚至会出现误区。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

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掩,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我们语文学科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3、集体备课,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受应试教育的冲击,搞的不是很好,集体备课使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逐步提高。

集体备课应注意的事项

1、集体备课不是教案之和

集体备课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所有成员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多方查询资料,拿出自己的教学方案。每个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加工处理也是不同的。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各抒己见,百花齐放。

中心发言人仔细记录、认真整理,集体修改,形成较为科学的教学设计。不要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

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2、集体讨论不是资深教师说了算

集体备课就是要集众人之长,补自身之短。集体备课要求教师能积极主动地交流,在交流中实现思想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锋,实现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最大功能就是集众人智慧,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学校实现惜时增效的有效途径。

所有备课教师都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出谋划策。提倡各抒己见,甚至是针锋相对、面红耳赤,以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碰撞,形成更新的多元的思想,才能有优秀教学设计的形成。

而一些教师认为集体备课应该是资深教师的“权威”活动,资格深、经验多、水平高的他们,说出的话往往带有权威性,致使年轻教师放不开,想说不敢说,讲错了怕人讥笑。

因此,在集体备课的时候,常常会会出现主讲课教师读一读教案,大家简单发发言,谈谈个人意见,就算完成一次集体备课任务的现象。这种集体备课形式也就没什么实际意义了。

3、教学过程不是宣读同一教案

教案是讲课的基础,教师讲课要以集体备课为目标、重点,同时,执教者要根据学生水平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自己的特长、风格。对教学环节、方法进行必要变革。即备的内容统一,教的风格可以百花齐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

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自学能力、非智力因素千差万别,期望一个教学方案放之各班而皆准,显然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而有些学校,大家以同样的进度完成同样的内容,使用同样的资料,布置同样的作业,甚至上课的环节都如出一辙;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

这样一来,教师上课就如同工人在车间加工零件,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这也不合集体备课的精神。

集体备课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集体备课的好处如下:

1、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2、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3、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

4、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新教材。

5、集体备课活动有利于帮助我们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集体备课”的意义是什么?

集体备课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开展“说、讲、评”一体化教学,充分发挥集体的教研的作用,集思广义,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尽快提高全体教学人员人员备课、授课水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和规范备课。

集体备课的意义:

1、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为教师的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提供了舞台。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2、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随着集体备课活动的深入开展,全体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集体主义思想都将一步步得到质的提高。

3、有利于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活动前都要精心准备,同时可以在活动中听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如对某一教材内容的教法、学法、重点、难点、关键点的确定和处理等。

4、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通过集体备课,一个人的备课资源与成果同时供多人享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扩展资料:

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获得各种多样化的信息,你可以轻易的扮演受众或传播者,SNS社区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以我们看到的百度百科为例,一个起初意味不明的词条,经过了社会化编辑过后,本来空缺的知识点很快就丰满起来。

同样的概念,用于我们教学工作中的集体备课流程,也可以采用在线方式的集体备课。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何优势进行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可以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集体备课可以分享与积累课程资源

4、集体备课可以发扬团队的协作精神

5、集体备课可以浓厚学校的教研氛围

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走进新课程,面对新教材,笔者以为老师们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学习,他们也掌握了不少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缺少的恰恰是新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操作能力与机智。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活动,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方面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化,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全程优化。教师的素质历练,业务钻研、合作研讨、教法改进、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校本教研离不开大家的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协作。因此,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每个教师在备课前,往往依据课程标准,做一些前期准备,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和教辅资料等,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这些资源的平台,参与者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分享,就可以互同有无,有选择的处理资源信息,并把有用的课程资源归纳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集体备课,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

团队与合作是集体备课的两大主要的组织特征,集体备课往往以备课组的形式呈现,那么,集体备课的成败取决于备课组成员间的合作关系与协作精神。有专家就教师的相互合作,总结概括出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 从中可以看出,只要正确组织好集体备课,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完善课堂教学,而且,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参与、分享和汲取中,不断完善自我,更加团结,进一步凝聚起团队的协作精神。

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集体智慧的交流而得到认识上的结晶,这种认识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集体备课把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积累教学的实践经验。同时,在集体参与备课的行动研究与反思中,潜移默化的浓厚了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氛围。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excellent/view/reply?qid=1595451500&rid=0&tag=%E8%AF%8D%E8%AF%AD&produceType=newReply&fr=team&teamId=11847&token=7a6f2bfb1073696d5f334a5d97d17dea

教学内容、理论、实践,进行不断地总结、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真正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1 集体备课简述

集体备课是指教师由主备课人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按照教学标准,对近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资源等分析,然后确定明确的教学任务并进行分解备课,最后审定提纲以及教学实践后的信息反馈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交流与资源共享,吸取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同时还能有效地抓住重点、难点,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此外,集体备课还为教师腾出了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以及进行教学科研,这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2 集体备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创设历史短、教学经验少、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等特殊性,集体备课显示出了其重要的作用。

2.1 集体备课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方便教学管理

由于每个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见解、对信息技术发展的了解程度、对教学方法的偏爱和掌握程度不一样,这就必定导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高度以及难易程度的把握度不一样,而一个地区、一个学校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应该是相近的,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的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的方向也可能会不一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偏离正确的教学目标。而集体备课可以对学情进行综合分析,统一安排教学进度,能正确把握教材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资源共享、分析、整合,为信息技术的教学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这些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材料,是集中了众多教师的经验和智慧的成果,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能够为后续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也能为以后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研究甚至是教材的编写提供依据。

2.2 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可以通过教师的相互交流,以老带新。新教师可以从老教师那里详细了解到学生的能力、学习态度等情况,根据老教师传统教学的经验,可以快速地找到合适自己的教学方法老教师也可以从新教师那里学到一些新思想、新技术,如SPOC、MOOC等在线教育的方法,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新教师和老教师的资源互通、共享更能寻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教师自身来说,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新、旧教师教学思想和理念的碰撞,更能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整合,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和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都是有利的。

2.3 集体备课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集体备课虽然是教师教学的行为,但学生终究是教师集体备课的对象。集体备课过程中,经过众多教师的集体讨论,可以找到适合本校或本班级学生的、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分析和探讨,找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方向,并鼓励其与具有相对应特长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如有的学生对Word、Excel的深入应用感兴趣,有的却在图片处理方面有心得,这样就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加快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的个性化发展,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

3 集体备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的误区

集体备课给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带来了很大改观,但是在集体备课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误区。

3.1 教师团队意识不高,使集体备课成了走过场

由于传统教学考核制度及教学评价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是各自为战,在集体备课时不愿意分享自己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而有的主备课人甚至实行“独裁”,所有的全由他一人说了算,这样就使得其他教师的优秀想法、见解、资源甚至是积极性都被打消了,使得集体备课成了名副其实的走过场,成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而设置的一项任务。

3.2 集体备课成了各种资料的汇总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大多数教师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所以干脆直接网上下载别人的优秀教学案例,根本不联系教师自身以及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的程度,更有甚者没有经过选择就全盘吸收,使得教学成为了网络资源的组合而各教师分头撰写的教案也不经过集体讨论,直接装订形成统一教案,使得其他教师对某一个知识点好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发挥,使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不仅没有发挥集体备课应有的作用,反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使得以后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单一。

3.3 对教案的应用成了照本宣科

集体备课的教案是众多信息技术教师优秀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知识的结合,这个教案的形成大多是求同存异的结果,但是不并意味着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是对着教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然而,很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正确地应用集体备课的教案,教案简单说来就是一个教学大纲。对于讨论出来的教学方法应当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选择合适的来应用,而不是盲目地照搬。这样不仅丧失了自身的教学风格,而且这种“东施效颦”的教学方法会让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4 信息技术课程集体备课的正确构建方法

按照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集体备课活动的构建应遵循以下顺序:确定主备课人―按内容集体分配任务并分头撰写教案―集体讨论并最终确认教案―实施个性教学―教学效果反思。例如,在“信息的获取”这一教学知识点的集体备课中,备课组在确定备课组长后,该备课组长先通过研读教材以及前几年积累的教案分析,将本节课划分为三个备课任务:信息检索的方法、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方法、文件下载,同时分配给三位教师进行分解备课。三位教师通过自己的经验、对教材的分析以及网络上相关资料的查找、整合、利用,形成自己的教案框架。备课组长组织教师进行集体研讨,对教案进行分析和补充,形成最终的统一教案。如某教师在信息检索的方法中只提到了搜索引擎以及在线数据库两种方式,忽略了常见的直接网址访问这种方法,而其他教师就补充了这种方法又如,搜索引擎查询的时候,负责该教案的教师只提到了创设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但是擅长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师则提出了另外的教学方法。通过这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补充,能使教学更加完善。教师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同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经过教学实践后,教师再集中对教学效果反思。例如,某教师在教学后发现学生在选择下载工具时普遍选择的是迅雷,对于其他的下载工具如快车等选择很少。教师就要思考是由于个人喜好还是周围环境的影响,要保证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下载工具以及下载方法,同时也要对其他的下载方法有所了解。

5 结语

集体备课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师要学会正确使用这一备课方法,就要不计较个人得失,深刻钻研教材,结合当地信息技术教学进度、学生情况、教师能力等开展活动,同时要学会灵活变通各种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就是关于集体备课的好处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