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还会上升吗?

   2022-07-12 00:13:36 网络420
核心提示:我会投入三分之一的资产买房有人说,短期波动只是暂时的,长期来看,房子还是会升值。在我看来,10年后,房子会陆续从现在的“金融品”成为“消费品”,持有多套房子的人,将会感觉到压力倍增,最终房子将会成为“累赘”。1、人口增长遇到瓶颈从第七次人口

房价还会上升吗?

我会投入三分之一的资产买房

有人说,短期波动只是暂时的,长期来看,房子还是会升值。在我看来,10年后,房子会陆续从现在的“金融品”成为“消费品”,持有多套房子的人,将会感觉到压力倍增,最终房子将会成为“累赘”。1、人口增长遇到瓶颈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得知,人口近10年,人口虽然在增长,但是增幅逐年缩小。增长动力较为疲软,人口增长动力不足。最近几年新生人口大幅下降,比如2020年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2019年新生人口1467万人,2018年新生人口1527万人,2017年新生人口1728万人。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出生人口越来越少,这还是二胎放开的情况下。从10年前的“偷着生”,到如今的“不敢生”,人们的观念在转变,这个观念的转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养孩子压力增大是主要原因。压力来源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房价高。现在的年轻人本来就背负着30年的房贷,哪还有钱养孩子以及给孩子买房子?如果生病就更加困难了。和新生人口下降相对应的是人口老龄化到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比达到18.70%,接近五分之一。65岁及以上人口1.91亿,占总人口的13.5%,和10年前的人口普查相比,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人口老龄化速度已经大于新生人口速度,10年后,会是怎样一个人口结构,可想而知。房子每年都在大量的建设当中,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人口增长速度,供大于求的时候,必然出现价值降低。2、房产税开征在即房产税已经呼唤多年,今年也提及多次,并且个别城市将成为第一批试点。随着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期,逐渐进入平衡发展阶段,从求快,到求稳,房地产在过去的40年中,充当了经济发展的后备动力。给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目前来看,这个动力消耗殆尽,已经起不到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甚至出现反作用。3年前的“全民炒房”,可能是“初代”房地产周期的鼎盛期(也就是第一个完整的房产处周期,按照产权70年,已经过去40年)。人口持续的减少,如果未来5-10年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收入得不到有力的补充,房产税就要全面问世了。房子每年都要交税,成为一项固定支出,持有多套房子的话,房子不升值的情况下,很难长期承受。10年后,房子可能就要和汽车一样,每年需要养护,成为消费品。总之,房子不会一直升值下去,房价也不会涨到天上去,万物皆有规律,都有周期。建议停止炒房,持有多套房子的,缩减资产,虽然现金贬值,10年后,房子升值幅度,可能还不如银行利息。现在看看3-5年前买的房子,甚至10年前买的房子,虽然价格可能上涨了,但是仔细算下来,去掉各种利息等费用,最终每年盈利有没有超过5%?

房价会一路上涨吗?

今年已经到了3月份,虽然1月份的楼市不明显,但从2月份开始,部分城市楼市就显露出了一反常态的火热趋势,开发商的售楼部开始变得人山人海,新房交易量也有了明显提升,这让不少人都认为今年的楼市出现了企稳回暖的迹象,很多刚需们对于现在的楼市行情感到担心,他们担心房价又会迎来一波明显的上涨,毕竟从过去的历史经验来看,就是这样的结果,笔者很能理解刚需们的心情,他们确实很担心今年楼市回暖后,房价出现上涨的情况,但笔者认为今年的房价想要涨,难度还是很大的,而且从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我们的楼市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暖。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2月份的楼市数据,从公布的数据来看,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669亿元,同比下降5.7%;其中,住宅投资10273亿元,下降4.6%。 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51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0.6%。商品房销售额15449亿元,下降0.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5%。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55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5.5%。

从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的投资是下降的,商品房的销售额也是低于去年同期的,只是差距很小,可以说只是持平的一个状态,仅住宅销售提升了3.5%;另外商品房的待售面积相对于去年来说更多了,说明今年的市场库存压力依然不小,整体上去看今年前2个月的市场行情,可以说还逊色于去年一点点,2月份的市场回暖,并没有让前2个月的市场数据有明显提升,楼市依然还处在较为低迷的状态,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点,那就是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压力可能比去年更大了!

因为今年2月份局部城市市场火热是真实存在的,但主要表现在一二线城市,在1-2月份商品房销售额和去年持平的状态下,那么今年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回暖明显压缩了三四线城市的楼市份额,其实到今年3月份,我们都很少从网络上获取到关于三四线城市楼市火爆的报道,几乎可以说没有,基本上都是一二线城市,如果仅靠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回暖,其实是很难提高整体楼市热度的,毕竟一二线城市就那么二三十个,而三四线城市全国下来有几百个。今年的楼市回暖,更加偏向于局部回暖,最终今年的商品房销售额也可能会和去年差不多,不可能会创造如之前18.1万亿元的成绩了!

我们的房地产逻辑真的变了,现在大家只认可一二线城市的房子,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在很多人眼里看来,已经没有了所谓的投资价值,那么仅靠刚需购房者,很难在三四线城市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加上人口负增长以及新生人口减少趋势的到来,未来整体上的购房需求都是减少的状态,房地产市场想要重回过去那种火热的趋势已经非常困难了,接下来的楼市依然会是一个10万亿的大市场,只是很难继续提升,毕竟市场需求减少了,投资属性也不再普遍性,我们应该要理性的去接受这个市场变化,不要再盲目的认为,房价会越来越高,规模会越来越大!

房价还会一直涨下去吗

房子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房子是一种消费品,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投资品。

首先,房子是我们居住的场所,是居者安身之所。我们购买房子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住所问题,而不是为了谋求投资收益。如果我们把购房当作一项投资活动,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丧失客观理性,盲目追求高投资回报率,而导致过度投资,最终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

其次,房子是一种巨大的负债。购房需要承担大量的贷款压力和利息负担,还需要承担日常维护和管理的费用,这些都是投资品所不具备的财务压力。而通过投资股票或基金等金融工具,我们则可以通过少量的资金实现收益最大化,而无需承担这种负担。

最后,应该根据个人的经济实际情况来决定投入多少比例的资产买房。我认为,如果我们的财务状况较好,有足够的储蓄和收入负担得起房贷和日常开支,那么可以考虑将资产的一部分用于购房。但是如果我们的财务状况较差,没有足够的储蓄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房贷压力过大,那么最好还是暂时放弃购房计划,避免过度投资导致经济风险。

综上所述,我认为房子是一种消费品,应当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生活需求和投资规划来决定房产投资比例。

现在的房价是否会一直上涨,该怎样规划?

一是城市化进程将会放缓。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比较高,未来增速将会显著降低。城市化率预计将从现在的60%增长到70%,城市化率上升面临天花板现象,城市人口增速放缓,未来每年再增长几个百分点是不可能的,城市化的人口红利会逐渐消失。

二是旧城改造总量将会减少。经过20多年的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大拆大建”的状况会逐渐消失。

三是住房质量已大幅提高。2012年,当时的住建部下发了住宅质量标准,对住宅和写字楼等各种商品性房屋的建筑质量进行了规范,将原来商品房30年左右的安全标准期提高到了至少70年,甚至100年。这意味着,2010年以后城市新建造的各种商品房理论上可以使用70~100年,也就是说老城市的折旧改造量会大幅减少。假设一个城市有10亿立方米的存量住房,按照30年的折旧期来计算,每年大约3 000多万平方米的房子要拆了重建,如果折旧期变为100年,则每年重建的房屋平均只有1 000多万平方米了。

四是住房市场已基本平衡,人均住房面积不会再大幅增加。当前,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50平方米,困难家庭住房改善的要求逐渐降低。未来尽管还会继续存在住房改善的需求,但只是局部性、结构性的,从总体上看人均住房面积不足的现象将逐渐消失。

从上述四个新形势来看,在今后十几年的长周期里,中国房地产市场每年“铺天盖地”十六七亿平方米的新房竣工销售的时代基本已经结束。2018年新房销售量仅仅比2017年增长了1.8%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这与1998—2008年年均增长25%,2008—2012年年均增长15%,2012—2018年年均增长6%~7%相比,增幅已经大幅下滑。换句话说,今后十几年房地产业的新房销售量不会再由17亿平方米逐年增加,而是会逐年萎缩!

你好,关于房子是否是消费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是房子属于耐用消费品。因为它能够提供长期的居住服务,从而为使用者带来实际的消费价值,并且使用寿命相当长,不会在一定期限内完全消耗。另一种观点认为房子属于投资品。因为房产的价格在市场经济中具有变动性,我们可以通过购房来获取资产增值或租金收益。

无论是属于消费品还是投资品,房子都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可以为人们带来持续的收益和稳定的财务保障。尤其是在当前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房价又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买房置业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理财的首选方式。

但是,为了避免将过多的财富投入到房地产中,导致自身风险过大,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报告,中国城市家庭的房产比重特别大,占家庭总资产的77.7%。这说明,大多数中国家庭存在将过多资产投资在房产上的趋势。因此,我们需要注意资产以房地产为主的比例是否过高,否则资金流动性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相对于股票等其他投资品种,投资房产的风险较小,但回报可能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建议在资产配置中,将资产以固定的比例配置进不同类型的资产中,实现财富的多元化和风险的有效分散。例如,在考虑购买房产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合理控制投资房产所占资产的比例,同时将资金配置进其他理财产品,如货币基金、股票基金等,来增加资产的数量和流动性,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在投资房产时,除了要求控制总体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之外,还需注重投资组合的多样性。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个人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例如,可以选择直接购买自住房产,用于居住和资产增值等目的;也可以选择在不动产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中进行间接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综上所述,房地产可以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对于个人财务规划来说,要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投资目标,合理控制房地产资产所占的比例,同时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的投资品种中,实现风险的有效分散和财富的多元化增值,从而实现财务安全和收益最大化。

祝你生活幸福。

以上就是关于房价还会上升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