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汽车销量

   2022-07-30 16:29:53 网络450
核心提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18年7月全国的汽车销量数据。作为传统的汽车销售淡季,在今年7月,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56.72万辆,相较于去年7月同比下滑5.6%,环比下滑达14.6%。除了炎热的夏日导致消费者看车热情下降,对于车市有一定的影响之

七月份汽车销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18年7月全国的汽车销量数据。作为传统的汽车销售淡季,在今年7月,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56.72万辆,相较于去年7月同比下滑5.6%,环比下滑达14.6%。除了炎热的夏日导致消费者看车热情下降,对于车市有一定的影响之外;另一方面也在于从今年7月开始实行的降低汽车整车以及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很多消费者持有观望的态度,导致购买欲降低。

七月汽车销量排行榜2022

上海汽车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24.6%,至278,947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上海汽车实现销量278,947辆,同比增长24.6%。

1~7月份,上海汽车累计实现销量已经达到205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41.8%。

据了解,上海汽车7月份的产量为299,419辆,较上年同期的222,887辆增长34.3%。

1~7月份的产量总计201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39.9%。

东风有限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20%,超9.5万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东风有限实现销量超9.5万辆,同比增长20%。

1~7月份,东风有限累计销量达到74.3万辆,同比增长53%,

其中,东风商用车公司7月份销量1.9万多辆,同比增长20%;东风日产7月份销量5.5万辆,同比增长3.8%;东风股份7月份销量2.1万辆,同比增长34%,其中郑州日产销售8000辆,同比增长96%。

丰田(中国)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1%,至6.4万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丰田在华销量达到6.4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约5%。

1~7月份,丰田在华累计实现销量为42.7万辆,同比增长23%。

本田(中国)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12%,至56,688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本田在华销量达到56,688辆,较上年同期的50,647辆增长12%,较6月份销量环比也有所增长。

1~7月份,本田在华累计实现销量为366,263辆,同比增长20.3%。

据了解,7月份广汽本田汽车销量实现同比增长6.6%,至34,525辆。

马自达(中国)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33%,至17,795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马自达在华销量达到17,795辆,同比增长33%。

1~7月份,马自达在华累计销量达到124,372辆,同比增长35%。

据了解,7月份一汽马自达销量为13,197辆,长安马自达销量则为4,598辆。

日产(中国)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3.7%,至55,078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日产在华销量为55,078辆,同比增长3.7%。

1~7月份,日产在华累计销量达到385,951辆,较上年同期增长39%。

据了解,日产驻北京发言人Jun Yoshihisa称,公司销量增长放缓在意料之中,因为中国汽车市场自2009年年中以来便迅速扩张。

通用(中国)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22.2%,至176,645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通用在华销量为176,645辆,同比增长22.2%,与6月份176,486辆的销售业绩相比基本持平。

其中,上海通用7月销量为 80,269辆,同比增长42.1%;上汽通用五菱7月销量则达到90,658辆;一汽通用表现则仍维稳,7月份销量为5,560辆。

奥迪(中国)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53%,至20,537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奥迪在华销量为20,537辆,同比增长了53%。

同期,奥迪美国市场销量为7,817辆,同比增长了22%。

7月份,奥迪全球销量同比上升了7.7%,至91,400辆。

据了解,奥迪7月份出口至中国市场的整车数量实现了两倍增长。

江铃汽车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33.5%,至1.31万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江铃汽车销量为1.31万辆,同比增长33.5%。

7月份,该公司汽车产量为1.46万辆,同比增长34.08%。

1~7月份,江铃汽车累计生产汽车9.87万辆,同比增长56.89%;累计销售汽车10.15万辆,同比增长60.69%。

长安汽车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下降7.43%,至9.98万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重庆长安汽车销量为9.98万辆,同比下滑7.43%,环比降幅逾三成。

比亚迪汽车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4%,至33,046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比亚迪销量为33046辆,同比增长4%,环比下滑6%。

其中,F3的销量为14836辆,F0销量为12321辆,F6的销量为2612辆,G3的销量为3211辆,插电式电动车F3DM 的销量为32辆,纯电动车E6的销量为17辆。

上海大众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26.6%,至82,465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上海大众销量为82,465辆,同比增长26.6%。

据了解,上海大众月产量达到99218辆,创造了该公司月产量的历史新高。

上海通用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42%,至80,279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上海通用实现销售80,279 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2%。

其中,别克品牌7月份销量为3,541辆,同比增长24 %;雪佛兰品牌7月份销量为35,385辆,同比增长70 %;凯迪拉克品牌7月份销量为1,343辆,同比增长148%。

据了解,其旗下获得节能惠民政策补贴的12款上榜车型,环比增长20%。

一汽大众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30%,至71,251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一汽大众销量为71251辆,较去年同期54,793辆增长30%。

其中,大众品牌实现销售50910辆,奥迪品牌实现销售20341辆。

东风日产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3.8%,至5.5万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东风日产销量为5.5万辆,同比增长3.8%。

1~7月份,东风日产累计销售达到38.6万辆,同比增长39%。

东风股份

7月份单月销量同比增长34%,至2.11万辆

数据显示,2010年7月份东风汽车实现销量2.11万辆,同比增长34%。

7月份,该公司汽车产量为2.1万辆,同比增长44.54%。

1~7月份,东风汽车产量累计为16.73万辆,同比增长58%;销量累计为16.95万辆,同比增长53.18%。

7月销量:蔚小理新势力地位不保,主机厂比亚迪、五菱强势

汽车销量排行榜2022年7月完整版如下:

1、2022年7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五菱宏光MINIEV销量一骑绝尘,近期油价的高位也让不少新能源车销量攀升。其中海豚仅上市一年,就已经冲上前十榜。另外罕见地威朗也上榜了,或许与其大幅度的优惠有关。而宝马3系/5系突然遇销量腰斩,或许是消费者持币观望即将到来的新车。

2、2022年7月SUV销量排

7月SUV销量榜中,最大黑马居然是MG ONE,销量井喷,一举进入前五名。瑞虎7、瑞虎8纷纷上榜,表现亮眼,再加上还有瑞虎5x、小蚂蚁等销量过万,也难怪这次奇瑞汽车这次跃居前五。

3、2022年7月MPV销量

MPV市场变化不大,五菱宏光继续领衔,艾力绅次之。

特斯拉为何“暴跌”?7月汽车销量成绩单揭示了什么?

【EV视界报道】按照我们以往的经验,7月份是国内车市传统销售淡季,但今年7月份国内汽车市场淡季不淡,销量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7月份的销量一扫疫情期间的阴霾,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尤其火爆。

即便依旧面对着芯片短缺等多重考验,多数车企还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主机厂这边,比亚迪依旧在销量上表现,今年拿下的第五个10万+。新势力中,埃安依旧坐稳新势力头把交椅。下面小编就带您快速了解一下7月各个车企的表现如何。

主机厂丨比亚迪、五菱依旧强势

比亚迪以一敌十,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62214辆

7月份比亚迪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到162530辆,同比大涨183.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62214辆,同比增长184.7%,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以一敌十”。截至7月份,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80万辆。

 

比亚迪宋家族7月销量38697辆,比亚迪秦家族销量34114辆,比亚迪宋家族销量25849辆,比亚迪唐家族销量11788辆,比亚迪元家族22172辆,驱逐舰05销量7548辆,海豚销量21005辆。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比亚迪背后付出的努力也绝对不少。首先就是在产品力上,比亚迪通过电动化变革,提高旗下汽车的产品力,让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这款刀片电池具有其他动力电池无法比拟的安全性能、更长的寿命、更小的体积。DM-i超级混动技术同样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高的重要原因。DM-i超级混动技术颠覆了传统混动技术以油为主的设计架构,改为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为汽车带来卓越的动力以及超低的油耗。还有去年发布的e平台3.0和今年发布的CTB,能够解决新能源汽车在安全和低温续航方面的短板,提升智能驾驶体验,打造更高效、更安全的智能电动汽车。

可以说比亚迪的成功,离不开技术的不断突破,而技术的研发、突破也离不开大量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单单是在去年比亚迪的投入资金就达到了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0%。研发人员的数量也达到了4.04万人左右,同比增加31.52%。

截至2022年6月底,比亚迪在全球已累计申请专利3.7万项、授权专利2.5万项。正是这些领先的技术才能让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在竞争中占尽优势,才能达到7月份如此亮眼的销量表现。

同比增长117%,上汽通用五菱7月新能源销量达59288辆

在刚刚过去的7月,上汽通用五菱共计销售新车145017辆,同比增长32%。其中,新能源销量达59288辆,同比劲增117%;海外出口达19739辆,同比增长50%。

近几年来,上汽通用五菱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一直表现不错,旗下热门新能源车包括宏光MINIEV、宝骏KiWi EV等。其中,宏光MINIEV已连续23个月蝉联国内新能源车销冠;6月,五菱还与大疆对外官宣,全球首款搭载大疆车载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2023款KiWi EV首台量产车正式下线,新车将于今年8月正式上市。另外,五菱新能源首款全球车型——五菱Air ev也已于6月1日在印尼雅加达正式亮相,新车将于下半年全球上市。

与此同时,五菱也正式进军混动市场。五菱混动将拥有HEV和PHEV两条技术路径,不过根据当前大部分用户充电不便的使用场景,五菱将率先推出不插电混动(HEV)。

而首款搭载五菱混动的全新SUV——五菱星辰混动版已于此前开启抢订。新车搭载了五菱混动电磁式DHT,采用P1+P3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可实现市区电驱,高速直驱,电磁式DHT拥有极高的转速控制精度,可提供高达98%的综合传动效率。

环比增长超12%,几何汽车7月销量13633辆

在刚刚过去的7月,几何汽车7月销量13633辆,环比增长超12%。1-7月,几何品牌累计销量达到68114辆 ,同比劲增262.6%。

几何汽车旗下青春精品纯电SUV几何E荣获2022中国“低碳领跑者车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在A0级纯电动乘用车中最低,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8.68-10.38万元。作为几何汽车打造的全新纯电小型SUV,几何E基于吉利4.0超级智慧工厂生产制造,提供320km及401km两种续航版本可选。

曾经稍显弱势的几何汽车,借助新能源风口,销量增长很快,已经超过了万辆。后期几何汽车还将推出几何G6、几何M6。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将采用基于华为HarmonyOS开发的几何数智座舱,致力于在跨终端和全场景上为用户带来全新智能体验,推动几何汽车销量再向上。与华为的合作或许会让几何汽车旗下新车型的销量更上一层楼。

上汽大众ID.纯电家族7月共交付10086辆 实现单月破万

8月8日,上汽大众ID.纯电家族公布了7月的销量成绩,单月销量达10086辆,成功实现了单月销量破万。与此同时,截至今年7月底,上汽大众的ID.Store正式开业达的也达到了120家。

据乘联会分析称,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上升,新能源市场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而随着消费人群的快速增长、及新能源车型选择的日益丰富,消费偏好也逐步回归理性。所以说,上汽大众的ID.纯电家族能拥有如此的销量成绩,这与其推出的ID.4 X、ID.6 X、ID.3这三款可满足不同消费者家庭所需的车型有莫大关系。虽然在此之前,因受到原材料的影响而造成车型价格有所提高,但是却销量没有丝毫的影响,这背后我看到的,绝对是上汽大众ID.纯电家族产品力的很好体现。

此外,除了这三款纯电车型外,大众的另一力作,中型轿车<a class="hi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V视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为何“暴跌”?7月汽车销量成绩单揭示了什么?

日前,7月份中国汽车销量排行宣布公布。尽管踏入汽车市场传统式淡旺季,但受到众多利好消息要素促进,上个月总体汽车市场或是超出了大家预估,同比增长20%,展现淡季不淡的态势。车企层面,比亚迪再度超过一汽大众,位居第一。在排行榜TOP15车企中,仅有上汽通用性同期相比依然下跌。

小汽车、SUV版面上涨幅度均是二位数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全新零售销量数据分析,7月份中国狭义乘用车销售市场销量达181.8万台,同比增长20.4%,环比下降6.5%;1-7月份总计销量1107.9万台,同比减少3.5%。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细分行业中,除开MPV市场中月销量同期相比下跌4.4%,小汽车、SUV销售市场均完成了同期相比正增长。

在其中,小汽车上月销量为90.3万台,同比上升24.8%,SUV上月销量为83.2万台,同比增长了18.9%。新能源汽车持续保持三位数的增长幅度,上月销量做到48.6万台,同比上升117.3%。但是,与小汽车、SUV直到新能源汽车同比6月都出现了下跌对比,MPV也是唯一同比完成正增长车型细分行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内部人员强调,尽管7月是传统淡旺季,但是随着新冠疫情释放状况持续获得有效管理,货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持续改进、诸多新车发布、出入口超过预期提高、一揽子消费政策扶持,都是在或多或少上推动了总体汽车市增长。因而,出现“淡季不淡”的情况。流行车企再次营销特惠,勤奋填补前期销量损害。新能源汽车再次高速发展,汽车用户需求构造正出现预估中的改变。

TOP15车企中,仅上汽通用性同期相比下跌

7月TOP15车企总计零售销量139.6万台,市场份额为76.8%,较上月提高2.1个百分点。零售量超出10万台的是比亚迪、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安、吉利,在其中销售冠军比亚迪销量做到15.9万台,一汽大众以15.4万台的成绩屈居亚军。

通过重获新生以后,上汽大众总算以12万台的月销量再次进到前三,将长安车辆压到了第四位,后面一种上月销量为11.4万台。不论是单月销量或是1-7月总计销量,TOP15榜单中,比亚迪、长安、吉利早已放前六名占有三个名额,并且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自主头部三强的格局更加明显。

在上月销量TOP15榜单中,除开比亚迪同期相比疯涨172.6%外,也有一半公司同比增幅在二位数,尤其是一汽大众、长安车辆、奇瑞汽车和东风本田,均同比增长30%之上。而上汽通用性变成TOP15榜单中唯一销量同期相比下跌的车企,上个月这个品牌销量为92031辆,同比减少8%。1-7月,上汽通用性总计销量为56万台,同期相比下滑将近30%。

新能源技术生产商排行层面,比亚迪排到第一位没有悬念,上汽通用性五菱与吉利车辆排序第二三位。但在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5中,特斯拉仅排在第15名。据了解,7月特斯拉批发价销量为28217辆,较上月份7.89万台环比下降64.2%。在其中,特斯拉中国出入口1.98万台,在中国销售市场8461辆。

有关特斯拉中国上月销量下降,也和上海工厂更新改造,工厂中止生产制造两个星期相关。实际上,依照特斯拉自已的资源调配方案,每个季度开始的产销量就超过中国供给量。因而,早已多次出现月度总结中间销量数据信息相距巨大状况。

比亚迪宋稳居SUV销售冠军

每个市场细分中,小汽车行业仍是轩逸处于领先部位,此车以3.91万台的成绩名列第一,五菱宏光MINI以3.71万台位居第二。上月销量提升3万台的还有比亚迪秦与上汽大众新朗逸,前面一种销量做到33933辆,同比增长100%,后面一种为30257辆。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一共有秦、汉、鲸鱼三款车进到了该市场细分前十位。日系中级轿车之战,雅阁以2万辆的销量完成对凯美瑞的追上,但凯美瑞销量也做到18438辆,两者之间的搏斗将维持下去。

SUV层面,比亚迪宋自打4月份走上该市场细分月销量第一以后,已经连续第四个月稳居销售冠军部位。上个月此车销量做到3.78万台,同比上升122.1%。但是,依据第三方举报类服务平台表明,宋Pro七月份投诉率也遥遥领先,但在造成顾客不满的缘故里边,绝大多数是体现代理商“无法在服务承诺日期交车”。

长城哈弗H6早已不断多少个月在三四位彷徨,7月份这一款“国民神车”总算返回前二位。此车上月销量为24374辆,同期相比下跌0.4%。不但远远地落后于比亚迪宋,和第三位的CR-V差别只有不到2千辆。在今年的H6并没更新换代新产品,1-7月总计销量比宋少5万多辆,要挽救本年度SUV销售冠军已经相当艰难。

对比小汽车和SUV,MPV市场中月总体销量为8.3万台,变成唯一同期相比下跌的分类车系类型。五菱五菱宏光、别克汽车GL8仍然攻占前二位,上月销量均达到1万。在其中,五菱五菱宏光上月销量为13799辆,别克汽车GL8为10138辆,二者同期相比下滑均是二位数,分别是-28.4%、-30.7%。丰田赛那和广汽传祺M8组成了第二梯队,销量均超过6千辆。

新能源汽车行业,小汽车仍是宏光MINI占有第一,此车上月销量做到37128辆,同比增长20.9%。排到二到四位的基本都是比亚迪集团旗下商品,各是秦、汉及鲸鱼,在其中,秦、汉销量同比增幅均达三位数。

而在新能源SUV层面,前四位中一样有三款车来源于比亚迪。在其中,排到榜首的宋7月销量为37784辆,相比同期相比该车型新能源技术,同比增幅达到309.5%。比亚迪元PLUS以19239辆,位居第二,埃安Y与比亚迪唐分别以12530辆、11501辆排到三四名,二者同比增长分别是361.3%、217.8%。

以上就是关于七月份汽车销量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